Bestwishes 祝福文化 -
  • 首頁
  • 助學計劃
  • 原住民孩子
    • 護苗使者
      • 簡介
      • 護苗使者名單
      • 914勞勿探訪團
      • 824文冬探訪團
  • 專欄
    • 感悟心
    • 情自在
    • 常關懷
  • 慈心祝福
  • 社會關懷
  • 簡介
社會關懷

【祝福文化抗疫之路】(六)

《窮人悲歌唱不完——文冬10貧困戶簡報》

(一)單親媽媽吳嬸,患有精神疾病,她和三女遭丈夫遺棄後,寄住在家婆處。停工月餘,沒有收入,依賴福利局的援助金糊口,平日只吃粥與米粉。三個女兒都唸中學,學業成績不錯。

(二)發叔家有兩個特殊孩子,31歲的長子生活不能自理,25歲的女兒患有癲癇及過動症狀,長期服藥似有副作用影響脾性;阿發還要奉養年邁多病的父母。他的妻子為了照顧家人,無法出外工作;阿發兩個月前失業,頓失收入。

(三)才叔2018年心臟病發,動過手術後次年又復發,花了逾7千令吉的醫藥費。當時,他們並不知道可通過福利局申請醫藥費減免。他的妻子患有甲狀腺亢進與憂鬱症。阿才育有一子一女,但兒子收入不多,且即將為人父;女兒目前是一名大學生。

(四)73歲的九伯與16歲的養子相依為命。養子患自閉症,曾在特殊學校求學。目前靠援助金與胞弟的接濟過活。除了生活清貧,孩子的未來也成了老父的牽掛。

(五)60歲的花姐,靠福利局援助金與撿紙皮維生。2019年,當局突然取消援助金,如今又逢疫情行管,收入等於零。她的兒子因左腳長有骨刺,手術後長短腿終身殘疾,目前只能在壽板店打散工,收入極不穩定。

(六)70歲的林伯,患有青光眼,目前失業;妻子患有腎病,長期洗腎。家裡唯一有工作的是在雲頂打工的女兒,但收入也不高。隨著疫情的衝擊,女兒現也處在待業狀態。

(七)74歲的全伯,與兒子一家同住。兒子是泥水匠,平日只能接些散工,屬赤貧家庭。他的胞弟於12年前中風,他耗盡積蓄替弟弟尋求專科治療,但始終未能康復。如今雖然家境清苦,但他依然不辭辛勞親自照顧弟弟。

(八)74歲的葉嬸,因糖尿病失明十餘年。兩個兒子,長子單身,待業多年;次子患有心臟病,且中風十多年。家裡沒有經濟支柱,連房租都沒錢繳,她們一家三口為了能免租金,答應照料患有精神疾病及糖尿病的屋主,並供給她三餐。

(九)67歲的林姐,患有憂鬱症、哮喘及嚴重關節炎,行動不便。她有一子一女,兒子在柔佛工作杳無音訊,女兒則有精神疾病,多次逃跑,現被安排在馬六甲接受治療。林姐與兄妹同住,兩人都患有精神疾病。目前僅靠援助金過活。

(十)79歲的陳嬏,有一子二女。兒子兩年前因腦部長瘤,手術後行動不便,需人照顧。目前家裡僅靠長女打工,然而收入極其微薄。次女無業,並已離家出走數月,音訊全無。

———————————————

編按:莊培華的報告極其詳細,以採訪格式書寫,且每篇都附有標題,還有身份證影印本、照片、電話號碼、住址門牌……。但為了避免造成當事人生活上的困擾,我們決定把報告用作內部存檔;對外只作簡單介紹,並全部採用化名,同時不刊載事主照片。

這次的濟助行動,主要還是因為行管之初,蕭依釗一念惻隱,擔心新村裡的老弱貧病人士受限難以出門採購,才請社工莊培華幫忙找真正需要的家庭,給他們一點接濟。

從培華的報告看來,每戶受助家庭都把這些資援當作及時雨,但說來慚愧,食糧、口罩等其實都只是些小東西。因為只是極小的事,所以原不打算報導,但基於祝福文化是公益團體,善心朋友們有必要知道我們的動向,所以決定還是稍作介紹。

在此,感謝培華。祝願:好人一生平安。

社會關懷

【祝福文化抗疫之路】(五)

《在戰線後方默默奉獻的縫紉工》 / 蕭依釗

上星期寫了《逆行者需要全民支援——PPE幕後的故事》後,獲得了好些反響。有些人通過祝福文化的臉書粉專與whatsapp,有些則私下與我聯繫,都希望可以為有需要的人提供一些援助——無論是前線的醫護人員,或是貧困家庭。他們把款項,匯到了祝福文化的戶頭。

祝福文化沒有針對疫情設置專門的籌款,在這方面也沒有特別的規劃,只是收到求助信息後不能置之不管,所以就在能力範圍內提供資援。因此,這段期間所收到的善款,一律歸在「社會關懷」(貧窮家庭與個案)的欄目下。行管令的第一和第二階段,祝福文化分別為文冬原住民孩子中心、深山裡的原住民,以及文冬新村的十個貧困戶提供了食糧及口罩。

友人美芳告知,有家紡織廠正為國大醫院免費縫製工作服(scrub)。我知道祝福文化的善心人士也希望可以幫助前線人員,於是便爽快答應由祝福文化資助部份經費。美芳是慈惠堂的義工,是我這陣子為前線醫護人員奔走張羅醫療器材、防護裝備的戰友之一。她的推薦,我自是可以信任。

或許很多人不知道甚麼是scrub(其實我也是因為近來參與了抗疫行列,才學會這許多醫療相關名詞)。簡單來說,就是醫護人員穿在內裡的工作服,之後才加一層隔離衣。隔離衣穿過即丟,工作服則可清洗、消毒,循環再穿。

這種衣服最初用途是在手術房裡開刀時穿的,因為醫護人員進手術房前都得先刷手(scrub),因此手術服也被稱作scrub。這種工作服的特色是剪裁簡單、不易藏污納垢,且清洗方便、穿著舒適。有的醫院會規定員工抵達醫院後才能換上scrub,下班時則換回自己的衣服。為了防疫,國大醫院目前就是如此規定。

美芳告知,從訂購布料、裁剪、縫製,到包裝,都由紡織廠一手包辦。紡織廠老闆夫婦是義務幫忙的,沒有賺取分毫;至於縫紉工,則屬半義務,僅論件收取微薄的津貼。

美芳說,如此一來不但可為前線醫護團隊填補工作服,另一方面也可為經濟拮据的縫紉工們提供一些資援。畢竟在這段行動管制期間,很多縫紉工都手停口停,生活過得苦哈哈。

縫紉工們得以為前線人員貢獻一份力,她們也感到很快樂。即使沒有工資,她們其實也非常樂意參與縫紉工作。我倒是認為,在這艱難的時期,如果可以更全面的照顧到各方面的人,終究還是比較好的。實話說,我很為她們的善心感動。

在前線奮力抗疫、守護生命的醫護人員;不辭辛苦不懼危險的義工們;默默貢獻一己之力的縫紉工們;祝福文化的善心朋友們……這些人所交織而成的畫面,是我在這段非常時期裡所看到的一道最美麗的風景。

社會關懷

《我為甚麼願意奔走派糧》

 文冬社工 / 莊培華

我只是想說,小的時候家裡很貧困。忘不了一開門就看見祖母被債主責罵討債的情形,為了還債,家人把妹妹給賣了,結果她在外卻被欺負,一個月後就跑了回家。

當時父母親都在外地,年老的祖母要照顧七個孫子,家裡常常沒錢買米糧,就在粥水裡加些鹽巴和著吃。我有時會去茶室撿些麵包皮和蛋糕屑,充當下課回來後的點心。

這當中有很多很多忘不了的故事。我還記得,有一回好不容易陪著姑姑討了些菜餚,結果因為太興奮了,路上把菜都給掉到大水溝裡了,甚麼都沒得吃。

而最令我難忘的,是有位老師騎著一輛三輪車,載著米糧和日常用品來到我們家。從此我就立志要當一名社工,希望自己有一天也可以趴趴走把籌到的食品發給窮人。我相信,喜歡付出的人,一定會有福報。

這次替蕭總派送糧食,最讓我感到困難的是寫報告,她說要把這些家庭的情況簡單地記錄下來。我從未寫過報告,不知如何下筆。

我常常早上四點起來寫,不停地洗澡和喝咖啡提神。或許是因為感情太豐富了,寫著他們的遭遇時就會覺得很難過,感同身受,欲哭無淚。

我很感謝蕭總的信任與支持,不知該如何表達,銘感與心,還請多指教。

(本文經編輯依據內容稍作整理。)

社會關懷

【祝福文化抗疫之路】(四)

《新冠肺炎派送物資過程記錄——文冬新村》
文冬社工 / 庄培華

我很感恩蕭總,以及祝福文化基金會在這非常時期,給予我們文冬貧困家庭福袋和口罩。

這是我人生中的快樂時光,可以在新冠肺炎期間獻棉力。我把這份功德迴向給全體在前線為抗疫而奮戰的工作人員,為他們祈福。我願點一盞光明燈,祈願天下無災。

當我接到蕭總電話,詢問關於文冬的貧困家庭時,我表示自己願意前往派發物資。我的家人、先生、朋友都很反對。我知道他們關心我,因為我本身血管阻塞了70~80%,且有高血壓、骨質疏鬆等疾病。但我其實已做好了不幸感染的心理準備。唯一讓我牽掛的,是丈夫還在病中。

按照蕭總的囑託,我選了10戶貧困家庭。我告訴自己,一定要謹慎,因為我不能把新冠肺炎的病毒傳染給那些接受物資的家庭。我很抱歉,派送時常常很「忘我」,忘了保持安全距離。我提醒自己,以後不可以這樣。

一路上,我都在唸佛號。第一天,摩多就壞了。幸好有位素不相識的買菜叔叔幫忙,他幫我推著笨重的摩多去找修車廠;修理店沒開,他又去另一間,並把摩多店老闆載來替我修理。

派送第一戶家庭時,就下起了小雨,途中突然轉成傾盆。我趁雨勢變小,繼續派送。或許因為淋了雨,第二天就發燒了。不過我還是繼續派送,比較可怕的是路上遇到惡犬。(我真的很怕狗,曾有次除夕派米糧時被狗咬傷,在家休養了一個月。)

派送工作有兩天是被迫中斷的,一天是因為刮大風,實在很難出門,另一天則是因為要到文冬醫院替我家婆取藥。

我派送的其中一家,成員中有精神疾病者,排泄物沒有清理,以致家裡異味很重。我恰好忘了帶風油,一時被氣味嗆到,嘔個不停,離開時又是傾盆大雨,結果那晚血壓就飆高了。很慚愧,我病倒了。

無論如何,十家所需的糧食與口罩我都派送完了。感謝菩薩的庇佑。

社會關懷

《逆行者需要全民支援──PPE幕後的故事》

 /蕭依釗

“聽說你們基金會有N95口罩,可否捐一些給我們醫院? 我們的醫護人員極缺乏PPE。 ”

這是吉隆坡中央醫院院長賀立克在3月28日發給我的手機簡訊。

“過幾天,我們從中國採購的外科口罩和防護衣就到了。到時我才一齊把N95口罩、外科口罩和防護衣送去你們醫院,好嗎? ”

“但現在醫護人員迫切需要N95,你可以先把N95送來嗎 ? ”

短短幾句話,我充份感覺到這位院長擔心醫護人員安全的焦急心理。他是一位愛護手下的好領導。

這段日子,頻頻接到各地公立醫院和診所發出的手機簡訊,希望我們可以提供PPE (個人防護用品)支援。每道簡訊都會揪痛我的心,一再提醒著我醫護人員正面對著巨大的生命威脅;尤其是面對那些我無法實現他們要求的簡訊時,我更是低落難安。

有些國家,包括英美,由於疫情 嚴重 ,防護裝備短缺情況更為嚴峻。

一位給英國首相約翰遜寫信,呼籲他為英國醫務人員提供個人防護用品的醫生,沒想到自己在三周後因感染新冠肺炎而去世。

當英國三名護士由於沒有所需的防護設備,被迫將黃色垃圾袋當成防護服穿在身上的照片在社交網站上瘋傳之際,這三名護士已感染新冠狀病毒病。她們的遭遇並非是個例,英國有大批醫護人員都因為沒有好的防護裝備而感染冠狀病毒病,至今已有29 名醫護人員染病去世。

盯著電腦熒屏上這三名護士的照片,我祈願馬來西亞的醫護人員不至這樣的悲慘境地。

但事與願違,下一分鐘,就接到義工朋友美芳的電話:“國大醫院缺乏隔離衣,問我們有沒有雨衣給他們改裝成隔離衣?”

如行法師立即把佛光山庫存的1000件雨衣送去國大醫院。
各地公立醫院嚴重缺乏防護裝備的消息傳出後,據我所知,佛光人 、慈濟人、馬佛青等佛教組織以及基督教、天主教和道教的志願組織都從四面八方向各地醫院輸送防護用品。

特別讓我感動的是一群住在吉隆坡市週邊地區的佛弟子,當她們看到醫護人員試圖讓自己被垃圾袋包裹得更嚴實一點,以降低感染病毒的風險時,她們感到心疼,於是自動自發組織起來在家裡縫製隔離衣,有的醫院提供原料,有的醫院沒提供資源,她們就自己買原料。

我的一位義工好友惠蘭到她們家去載縫製好的隔離衣時,才發現原來她們當中好些是打散工的,行動管制期間手停口停,自己經濟拮据,卻樂意獻力。她心裡不忍,來電問我:可否想辦法聯繫一些停工的紡織廠和義工們一起聯手縫製,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

這些佛弟子都知道,在醫院裡接受醫療的患者大部份都跟她們不同種族、不同宗教信仰,但她們毫無分別心, “但願眾生得離苦, 不為自己求安樂”。

我們不能只止於感動,而必須行動。於是我們四處去尋求防護用品,在覺誠法師的運籌帷幄下,第一批和第二批防護裝備從中國採購回來了;第三批,卻因中國海關為避免不合格的防護裝備輸出海外而實施的出口法定檢驗,仍卡在機場……

在努力尋找符合世界衛生組織標準的個人防護裝備(PPE)過程中,我學習到許多知識,例如:無菌連身型防護衣(coveralls)和隔離衣(isolation gown)之間的差別。與我接觸的醫生們反映,在ICU治療冠狀病毒病人的醫護人員必需穿戴連身型防護衣和N95口罩,但由於天氣炎熱,其他普通醫護人員都傾向於選擇隔離衣和醫用/外科口罩。

我還注意到一個現象:許多熱心人士捐獻給醫院的其實是普通口罩,而不是醫用/外科口罩。因為他們不知道,醫護人員戴了普通口罩,並不能免除感染病毒的風險。

當吉隆坡中央醫院院長賀立克第二度打電話來求援時,我不能不忍痛付出比之前高一倍的價格向一位本地供應商買下他手上的所有的N 95口罩,共2800個。我們不能責怪供應商,並非他們趁機抬價牟利,確實是原料短缺,貨源漲價。

隔天,知平法師傳來馬六甲市公立診所醫護人員穿上雨衣問診的照片,醫生們要求我們提供隔離衣,於此同時巴生中央醫院的醫生也來電,申訴他們已完全沒有隔離衣……。我不能視若無睹,無動於衷,只好又找回之前因嫌人家的價格有點高而拒絕購買的那位供應商……

有朋友問:

1. 衛生部已獲得很多撥款,為什麼不趕快採購防護裝備給醫院?

2. 我們看到不少團體捐贈防護用品給醫院, 為什麼還不夠?

第一個問題,我無法代替衛生部回答;針對第二個問題,賀立克院長提供了答案:醫生每看了一個新冠病人,就得換一個N95口罩;一天至少要換兩套防護衣。吉隆坡中央醫院一天要消耗幾百件防護衣, 以及約2000件隔離衣。雙溪毛糯醫院是重點醫院,自然病人更多,所消耗的口罩和防護衣也隨之翻倍。

2020年4月13日,衛生總監拿督諾希山公開呼籲各方,包括民間組織捐獻個人防護裝備 (PPE) 予前線醫護人員。他透露,衛生部的PPE存量僅夠供應未來19 天使用。

在這關鍵時刻,我們應該不分你我,同赴時艱;至於誰應負責的問題,大可等疫情結束後才去追究。

倘若因為沒足夠的防護裝備,導致很多醫護人員感染病毒,或因有症狀需要隔離,又或染病去世,我國的公共醫療系統就會崩潰,民眾的生命安全也就無法得到保障。

疫情依然嚴峻,抗戰依然在持續。我們的醫護人員正逆行而上,在前線艱苦奮戰著,他們需要全民的支援!

社會關懷

【祝福文化抗疫之路】(三)

《第二批食量送文冬原住民村》

收到文冬原住民孩子中心傳來的照片、單據與明細,第二批糧食已送到原住民村裡的家庭,分別是白米、食油以及鯖魚罐頭。都是些很基礎的食材,但在這行管期間,至少可以確保村民們不會斷糧,也無需外出面對感染風險。

要向村民們宣導防疫意識,恐怕並不容易,其實這也難怪,就連城裡輕易可接受到許多訊息的我們,依然顯得防護意識極其薄弱。平日出門一趟採購生活用品或食物,不難發現許多人仍沒有安全距離的概念,不戴口罩或把口罩掛在下巴者依然不少。因此,讓村民留在村裡還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防疫措施。

中心創辦人許瑞霞院長表示,十分感謝祝福文化雪中送炭,解決了村民們的糧食問題,也解除了中心工作人員的憂慮。

誠摯感謝這些年來長期支持著祝福文化的善心朋友,感謝大家的信任。

 

社會關懷

【祝福文化抗疫之路】(二)

《村裡的他們》 / 蕭依釗

首相宣布實施行動管制令的那一個晚上,我一直很不安,倒也不是擔心情況會多嚴峻,只是腦海裡總是不時浮現著我曾探訪過的文冬新村,那一個又一個貧苦無依的老人與病人的臉容,我很擔心他們會否因為管制令而挨餓。

管制令宣布之初,許多人都感到很模糊,始終未能明白確切的落實方式。稍過了兩三日,情況才逐漸清晰。我於是打了通電話給文冬新村的社工莊培華,向她探聽老人們的情況。

莊培華說:「我也擔心他們,但實在不敢走遠,怕被警察捉。」頓了一頓後,她續說:「如果祝福文化願意捐糧食,我可以冒險載送給他們。」她計算了一下,就著她家附近範圍的,可以送上十戶人家。

我是有點矛盾的,讓莊培華載送,自是將她推向前線,曝露在危險中。但如果不送糧,先別說老人家們有斷炊之危,外出購物對免疫力相對較弱的他們而言危機可能更大一些。再者,當時許多人都因不安而選擇大量囤貨,市場上好些貨源一時間都補充不及。幾番思量,我還是決定請莊培華幫忙送糧。我相信她懂得如何保護自己。

我先打點了5箱乾糧,請因運載政府所定的必需品而持有通行證的熱心朋友,在運貨到到文冬時順道載送給莊培華。她建議給每戶人家送食油、紙巾、生抽、奶粉、美祿、快熟燕麥片、梳打餅,我自是同意。

我沒買白米,因想著莊培華是騎她那台老舊摩多車載送的,那麼多東西已是為難她,白米不免太重。再者,我知道部份老人和病人都不會煮飯。

言談間,我發現莊培華只有一片口罩,這段日子都在重複使用。有些老人需定期到醫院看病,然而他們都沒口罩。想來也是,當時連在大都市要找口罩都不易,小地方必然貨源更為不足。即使找到,價錢也不便宜。這麼一說,倒是口罩比糧食還珍貴了。於是我以祝福文化的善款,買了1000片口罩,請培華派送給貧困家庭。

我請培華務必做好防護措施,希望她平安,也希望疫情盡快過去,這些貧病人家不用面對更大的病毒威脅。


(圖為其中一位村民。)

原住民孩子•社會關懷

薯片,老少皆喜愛

/祝福文化義工小樂

《薯片,老少皆喜愛》 /祝福文化義工小樂

三月中,祝福文化和「窮人的福音」義工忙著把一箱箱的燕麥棒和薯片,送給吉隆坡一帶的孤兒院和老人院,以及吉蘭丹州和彭亨州的原住民孩子 。

這些燕麥棒和炸薯片都是5senses 公司捐贈給祝福文化的。5senses董事黃佩玲說,這約兩百箱自然谷燕麥棒和Tesco 薯片接近保質期限,所以必須儘快送出,於是便通過祝福文化,捐贈給有需要的團體 。

祝福文化義務執行長蕭依釗記得吉隆坡溫馨老人院的林巧慧院長曾說,院裡的老人返老還童,像小孩那樣喜愛零食,於是便把幾箱燕麥棒和薯片送去溫馨老人院。果然,一位長者一見薯片,就迫不及待地馬上拿起一包,撕開後與其他長者分享。

為防新冠病毒傳染,我們當時只停留了片刻便離開,也不敢和長者們握手和交談。

孤兒院的孩子和原住民孩子,看見薯片,更是雀躍萬分。想來那會是他們生活中的小確幸,雖微小,但幸福。

25

專欄•社會關懷

非常時期, 請傳遞善良

文/蕭依釗

“行動管制令”頒布後,人心依然惶惶。

3月17晚九時許,下班途經的商店都關了門,只一家連鎖小超市仍燈火通明。我從車裡往外看,但見搶購者匯聚成潮,填滿了暗夜裡的唯一燈火。

回到公寓停車場,見到一對日籍夫婦正從車裡抬下三箱礦泉水和4盒 紙巾。我與他們打了個招呼,他們與我說:“我們太慢了!買不到麵包和衛生紙了!”

他們身在異國,人生地不熟,又缺乏資訊,想來必然心裡比我們更慌。不忍見到他們眼神裡的沮喪,我趕忙從環保袋裡取出下午買的蔬菜, 塞進那妻子的手中。想到隔壁的韓國籍夫婦或許也一樣徬徨,回到家裡,趕忙從冰箱取出朋友怕我挨餓而送的幾顆素粽子,轉送他們 。這些平日只是點頭之交的鄰居,臉上流露驚喜, 彷彿我雙手奉上了金子似的。

其實那只是沒幾個錢的物品,原本不值一提,但我好想借這自身經歷,讓大家知道,或許我們可以多關心周遭的人一點點——也許你的鄰居現已三餐不繼; 也許有人需要去醫院,但找不到口罩;也許……。適時的接濟,不僅溫暖人心,也予人生活的力量 。

在突如其來的考驗和襲擊面前,有些貧窮的個人或家庭可能生活更困難了。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滄海橫流,莫忘慈悲。

當我們的醫護人員負重逆行,與病毒殊死搏鬥時,請和家人好好待在家裡,不要不以為然地群聚、四處流竄。

當記者們冒著感染病毒的風險為民眾採訪最新的真實信息時,請不要轉發謠言和虛假信息。

抗擊新冠肺炎,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疫情越是嚴峻,我們越需要維持正向思維,拒絕手機傳來的儘在販賣焦慮和怨恨的短文與視頻。不要總在擔心自己和家人將會受到感染,而給自己造成巨大心理壓力,不要讓負面情緒淹沒理智,不要惴惴驚恐忘失正念。每天保持微笑,多看多想我們身邊的美好事物。

人生無常,人間多風雨,我們雖無法掌控災禍,但希望總在路上。只要我們守護善念,不問得失,堅持傳遞善良,上天必不會虧待良善之人。

讓我們一同虔誠祈願:
染疫病者速愈,不遇命難;
醫護人員身心安康,不染疫病;
疫情早散,人民康樂,世界清淨和平!

行動管制令”前夕,焦慮的人們搶購糧食。

助學計劃•原住民孩子•慈心祝福•社會關懷

【2019祝福文化捐款名單】 感謝所有善心的祝福使者們!

《大愛無疆》 / 蕭依釗 (祝福文化義務執行長)

開年以來,發生了許多令人揪心的事情。新冠病毒肆虐,大馬政局混亂,民意被踐踏……善良的老百姓們,心上都壓著一塊巨石。

今天看著義工整理出來的捐款名單,一個又一個名字映入眼簾,一波又一波的暖意,驅散了我心裡的陰霾。這讓我想起日本民間捐抗疫物資至武漢時引用的古詩詞:「山川異域,日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山川異域,日月同天」原是唐朝時期東渡日本弘法的鑑真大和尚的詩偈,意思是他的故鄉在中國,而今越過重洋來到日本,雖人在異鄉,但是太陽和月亮仍然同在一個天地裡。不管中國也好,日本也好,他還是同在一個天下裡弘傳佛法。

大愛無疆,祝福使者們的愛心捐獻已越過千山萬水,送達更需要溫暖的山區的貧困孩子們。

感謝眾多從 祝福文化創辦以來就一直堅定不移地支持我們,包括著名作家張曼娟、焦桐和永樂多斯及檳城的台灣媳婦王惠慈,她發動了美、台、馬三地的親友捐款支持「助學計劃」。其實,就我所知,好些祝福使者一直都熱心發動身邊親友支持「助學計劃」,例如沙巴的陳傳傑、古晉的李漢仁、 彭亨的劉利水、柔佛的鄭明福以及雪隆的陳寶玲和鄭玉嬋等。

我們也很感謝一些公司的董事熱心回饋社會,有的連年捐款支持祝福文化的慈善計劃;有的捐獻物資 。他們均深信「布施得财富」的真實因果關係。

智一法師、知宣法師、常妙法師、覺心法師等出家眾的支持,特別讓我們感恩。

還有許多朋友為善不欲人知,在捐款時即聲明不要公佈他們的名字。他們當中有四位佛弟子,捐獻了共約80萬馬幣,幫助尼泊爾和青海的仁波切在高山建學校及援助山區貧困孩子。互不認識的他們,卻有一個相同的信念──三輪體空‧無相布施。

不論是捐500元或100萬元,我們都銘感於心,深深感謝每一位祝福使者。因為他們的大愛,我們得以向世界五個地區的617名貧困孩子送暖(中國青海117,尼泊爾150,印度大吉嶺100,婆羅洲100,緬甸150) ,與這些孩子結下善緣。

 

【助學者名單】

淡邊妙音淨宗學會、優聲私人有限公司、群英芳麗雲、釋智一法師、三寶弟子、王惠慈、陳傳傑、李漢仁、葉金龍、陳寶玲、李惠杉、鍾玉芬、張彩嫦、葉高弟、溫佳禾、陳忠福、符秋菊、蔡美翔、范致華、劉利水、鄭荔月、蔡文蓉、楊媽媽、鄭玉嬋、鄭金妹、鍾禎堂、張瑞雲、江俊祥、曾國良、黃松奎、許清麗、翟健群、黃秀琴、吳智晴、傅子明、劉瑞紅、鄭明福、永樂多斯、顏伶芯、潘秀玉、盧淑婷、黃元微、王靖婷、鐘靈、鐘星傑、鐘毓靈、李秀鳳、黃國源、陳螢慧、余漢城、戴瑞香、劉瑞珍、何修全、陳佩杏、梁琬琳、林克學、曽亞九、林亞鑾、曽厚德、關本益、王德水、李慧娟·、方素秋、方月桂、黃玉龍、張漢平、葉瑞芬、侯慧瑩、丘文威、王愛容、王秀娥、歐陽依薇、張康華、謝月梅、賴健豐、邱瑞蓮、林仙凌、梁子賢、梁嘉恆、黃淑貞、郭絲祤、楊志輝、鄒翠翠、葉雲飛、葉禮聞、葉禮佳、葉禮豪、江貞輝、江婉瑄、方松林、王素薇、蔡舒潔、蔡舒恩、蔡舒暄、蔡金山、黃詩彬、姚月英、黃芷倩、黃健雯、鄭苡苓、張漢榮、楊詔安、楊婉靈、楊尚儒、張麗娟、楊智光、楊庥愔、陳瑞珍、李美美、蘇燕芬、鍾翠霞、王瑞珠、曾秋咪、傅子明、黃海洋、黃夏天、蔡添安、邱森泉、黎海燕、鄭麗貞、朱秀青、莫景怡、林瑞雲、陳薈瑩、塗薈卿、許寶順、陳寶梅、吳澤穎、陳雪莉、王小玲、何金蓉、蔡喜惠、曹鳯芝、葉慧瓊、鄭秀珍、李慧娟·、何森洲、丘春來、裴英燕、莫惠珠、龔玉嬌、黃有順、陳佳慧、李鍵悅、李健毅、陳雄宙、蔡寶鳳、林梁輝、林美葒、徐莉嘉、萬喜隆、許素郡、朱惠群、李民敏、李美美、江俊祥、馬美玲、侯來發、吳幼珠、陳蔚波、陳肇強、黃家偉、黃菁翠、何楓英、林超釧、李寶霞、曾柚心、謝志群、施由慶、葉慧玲、王晨偉、李全珂、魏志宇、曾義全合家、蔡鵬聲合家、羅家三姐弟、蘇荻介(代表已故母親何楓英)、蕭依釗。

Conlay Construction Sdn Bhd, M- Maju Forwarding Sdn Bhd, Goodstify Enterprise, Cooltech Solution Sdn Bhd, Sme Motor Enterprise Sdn Bhd, Goal Jet Technology, Amcolt Industrial Packaging, Ktc Grand Annual Praying Ceremony, Yu Chia Ching Family, Gan Bok Yew Family, Lee Shiuan Er Family, Koh Soek King, Tan Yi Kai, Sun Chin Chuan, Tan Tat Wai, Sam Er, Kit Yam, Annie Ng, Tai Ming Ting, Christine Seah, Celine Yoong Li San, Chong May Hoong, Cheng Kee Heng, Christine Yoong Pei Ching, Lisa Chai Lai Suang, Chai Hui Yi, Yap Way Meng, Lim Siew Lian, Beh Bee Gaik, Ong Bee Hoon, Dylan Chee, Kuik Cheng Chwee And Chua Gek Hong, Darly Chee And Grandma, Vivian Lim, Girlie Chuah Tan, Peter Chee And Algie Pang, Shirley Tan, Tan Hwee Ing And Chua Fern Huat, Che’er Keng Kok And Lim Fei Choo, Chan Bee Lean, Cha Chi Kun, Ng Kwee Lin, Tew Chye Mui, Cherng Siew Chin, Ong Poh Kem, Eer Geok Heong & Charmaine Lim Wei Yi, Wong Kim Hai, Loh Boon Foo, Tan Huei Huei, On Pooi Fong, Willy Tan, Fong Mee Yong, Lee Kit Yuen, Kam Su Ning, Yeoh Ya Ting, Yeoh Shan Xiang, Lim Hui Mei, Teoh Poh Liang, Ooi Song Wah, Wee Siao Ying , Chuah Guat Hong, Lim Kim Seng, Khoo Wee Bee, Tan Chee Pheng, Ng Yoke Choo, Chew Lay Hiong, Kelly Chuan Yap Kam, Ir. Tan Kim Thin, Imo Lim Saw Kheng, Wong Siew Moi, Leong Kwee Man, Teoh Hung Pheng, Chloe Goh, Eugene Ng, Gan Siong Kim, Constance Sam, Tan Yi Yang, Tan Aik Hwang, Tan Li Jia, Loh Wei Leng, Tan Yi Liang, Chow Hing Yaung, Tan Siew Lan.

 

【「護苗」捐款名單(祝福原住民孩子計劃)】

大覺學舍、同泰祥有限公司、優聲私人有限公司、釋覺心法師、黄幀立、陳愛玲、陳寶玲、鍾玉芬、江俊祥、馬慶麟、黃麗雲、方素秋、紀通傑、江威、鄭明福、吳雲雲、劉瑞虹、江有敏、洪文斌、劉佳耀、謝蕙冰、徐嶔桃、禤素玲、林國莠、蔡喜惠、羅宗榮、陳沾達、林亞鑾、黃秀琴、譚婉娟、楊俊華、陳慧麗、謝韻笑、謝志群、嚴依苠、吳崇豪、陳碧芬、鄭霞麗、陳進源、黃景瑤、李秀鳳、韓慧媖、潘秀玉、陳秀嬌、羅碧娥、劉瑞珍、林克學、彭玲玉、李慧娟·、葉建英、李柏萱、黃淑貞、李漢仁、張淑芳、劉利水、翁金娥、劉曉欣、陳振花、陳振妹、陳傳傑.、鄭雪雲、張貽銘、周筠軒、黃秀琴、莊慧貞、林美葒、姚月英、謝瑾一、蘇燕芬、李麗珍、鄭秀蘭、蘇松盛、鍾翠霞、曾秋咪、葉金龍、李顏慧、方麗玲、梁紫敏、林克學、黃志源、陸泳安、羅碧娥、莫景怡、姚長發、李美美、徐瑞珠、譚婉娟、紀通傑、蔡雅格、蔡喜惠、何修全、曹鳯芝、余漢城、蔡文蓉、葉慧瓊、李慧娟·、何森洲、陳可欣、林淑華、謝瑾樂、謝婉瑩、曾松、謝志群、陳佩杏與家人、郭益豪合家、羅家三姐弟、鍾瑞洲夫婦、林致誠夫婦、蕭依釗、廖忠明 (代 已故父親捐)、蔡添順(已故)、蘇荻介(代已故母親何楓英捐)。

Conlay Construction Sdn Bhd, Cooltech Solution Sdn Bhd, Hygienpack Sdn Bhd, Tiara Dynamic Sdn Bhd, Global- Technology Distribution Sdn Bhd, The Late Lim Siew Yong, Leong Kwee Man, Chong Lee Lee, Soo Bee Kean. Ng Yin Zhuang, Chan Siew Leai, Ong Saw Wah, Lee Wai Cheng, Tew Choi Chyang, Tan Kian Chong, Tan Suat Lee, Teng Ching Soon, See Hui Chen, Lee Lai Chin, Tan Sim Hui, Loi Choo Lang, Chong Ye Lin, Lim Chui Hong, Loh Boon Foo, Hii Ing Fung And Friends, Hoe Kai Yew, Wan Bee Guat, Wendy Leong, Key Say Cheong, Helen Kong, Choy Yee San, Yang Siang Cheow, Liw Poh Yen, Ngoh Chin Huay, Chong Lee Lee, Chua Pei Chin, Ng Seow Nai Liew Soon Leong, Tsen Vui Jing, Choy Yee San, Cheah Wei Ping, Chong Yet Sim, Beh Bee Gaik, Ng Shih Li, Boo Chye Heng, Tai Ming Ting, Lau Wei Chin.

 

【「社會關懷計劃」捐款名單】

釋知宣法師、三寶弟子、林靜苗、紅姐姐、劉利水、李漢仁、葉金龍、陳寶玲、李浩、陳樹坤、梁月香、黎瀞繀、葉瑞山、陳金鳳、陳慧菁、鄭素秋、徐玉美、胡惠蓮、馬美玲、曾順霖、陳世雲、林素瑞、徐莉嘉、黃秀琴、吳雅娟、劉露娘、林美虹、蔡文蓉、劉天吉、梁瓊珍、林秀真、劉建宏、蘇麗滿、宋偲鳳、呂愛瓊、陳燕妮、吳元泓、黃寶雲、阮錦福、張彩嫦、陳芳芳、陳肇強、萬喜隆、謝麗玲、黃秀琴、溫莉金、鄭明福、周雲軒、黃蘭娘、鄭慧琪、張莉莉、張瑞雲、林玉桂、蔡喜惠、賴健豐、歐健新、鄭金妹、傅翠慧、張經謀、林佳陵、李國閥、張偉明、何彩圓、周晉生、丘子正、陳肇強、張淨語、林美英、馮家莉、李嘉韻、劉啟毅、陳建忠、鄭燕芬、溫順盛、曾雪貞、劉觀蘭、張囻鑫、沈瑞鳳、陳雅明、黃祖發、許菁殷、陳慧君、陳嬋菁、吳金妹、楊莉君、吳秀清、黃筠雁、何修全、謝晉富、劉國璋、葉偉明、林懋耀、施由慶、簡鳳珍、楊麗芸、鐘劍禮、宋國耀、劉飛煌、黎誠興、陳芸玉、馬美玉、利慧娟、林玉桂、李慧雲、王翠霞、蔡添安、葉偉章、吳幼珠、陳雪芳、黃松奎、孔彩薇、錢麗芬、鍾幹庭、高潤生、陳文賢、黃元微、吳家樑、梁瓊珍、李寶霞、林英祥合家、彭玲玉、蕭依釗、陳亞嬌(已故)、范文威(已故)。

Cooltech Solution Sdn Bhd, Conlay Construction Sdn Bhd, FG Capital Management, Goal Jet Technology, Yada Trading, Chin Choy Har & Family, Yong Sau Mey & Family, Chen Wei, Leong Wei Chin, Oi Tong Soon, Lim Fang Rui, Ooi Min Hao, Low Gee Ka, Calista Tan, Goh Pey Hoong, Cindy Lee, Chua Pek Geok, Tan Kean Chuan, Wong Kim Hai, Mow Jiun Wei, Gan Su Leng, Tek Kim Kwee , Koid Chew Huat, Tay Mui Poh, Eric Chua Lik How, Tan Suat Lee, Ng Kim Lian, Khoo Eng Foo, Ng Yoke Choo, Lee Wai Chong, Teo Ruey Yun, Woon Liang Poh, Tan Hui Lee, Kee Tong Kiak, Tan Kee Ong, Tan Heang Hwee, Tan Seng Gong, Wee Haw Chin, Soo Chi Ve, Ang Yee Sing, Tan Xiao Fen, Elaine Lam. Chan Poh Cheong, Alan Tan, Kang Chun Chean, Low Pei Mun, Goh Kuan Seng, Cha Sia Ngai, Kevin Wong Soo Weng, Chang Fook Onn, Tang Mang Chung, Lim Lee Cheng, Chen Yin Fatt, Ch’ng Gaik Poay, Low Geok Chooi, Lin Guo Kuan, Tan Choon Poh, Lee Wee Chyuan, Wong Ee Mang, Lim Chong Sang, Leong Kwee Man, Ng Suan Pin, Look Mun Sing, Tan Wai Lai, Chew Voon Hui, Chao Ling Wei, Yap Chooi Fah, Tan Choon Diang, Chia Kim Tiang, Chong Wei Tyng, Soong Nyuk Chin, Ho Chooi Leng, Albert, Chan Jee Piow, Ng Zi Seng, Lim Horng Ji, Lee Kai Yee, Lwy Kim Tai, Wei Chao Ling, Wei Tsao Tseng, Wei Yi Chi, Chua Geok Choo, Woo Wee Ling.

 

【「慈心祝福」捐款名單】

釋常妙法師、黃漢強夫婦、邱瑞蓮、譚春、盧家蓉、譚寒升、黃漢全、張瑞雲、曽亞九、林亞鑾、曽厚德、黃憲錕、葉明蓮、黃瑋軒、黃舒彥、黃嶠泰夫婦(已故)、黃楚國(已故)、鄔國威(已故)、陳秀娟(已故)、黃官福(已故)。

Wong Yeap Hon & Family, The Late Ms. Yee Choy Kheng.

 

註 :
如捐款人名字有錯漏,請即email 或WhatsApp至祝福文化。

捐款詳情:

1.有意捐助助學計劃,請點擊此鏈接→祝福文化助學計劃,填妥捐助表格。

2.有意捐助原住民孩子,請點擊此鏈接→祝福原住民孩子計劃,填妥捐助表格。

繳款方式:

i. 銀行匯款 / 網上轉帳 The Trustees of Best Wishes Foundation Registered

RHB Bank 212479-00057559 **請務必將匯款單據(bank in slip)電郵至[email protected]。或WhatsApp +60 16-678 5022

ii. 支票/銀行匯票/郵政匯票 抬頭誌明:The Trustees of Best Wishes Foundation Registered 請連同表格寄至下址: Best Wishes Foundation, 10th Floor, Wisma Mirama, Jalan Wisma Putra, 50460 Kuala Lumpur.

Follow us: bestwishes.cc on Facebook

再次誠摯感謝所有捐款者,並祝願:平安、康健。

Page 4 of 6« First...«3456»

网上表格

  • 助學計劃
  • 護苗計劃
  • 慈心祝福
  • 祝福贫困家庭/個案

最新文章

  • 《遇見移工瑪麗莎》
  • 《憂鬱患者只要傾聽和陪伴》
  • 《讓孩子感受年味》
  • 《肥皂洗手, 是防病毒最有效方法》
  • 【2020祝福文化捐款名單】 感謝善心的祝福使者們!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