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stwishes 祝福文化 -
  • 首頁
  • 助學計劃
  • 原住民孩子
    • 護苗使者
      • 簡介
      • 護苗使者名單
      • 914勞勿探訪團
      • 824文冬探訪團
  • 專欄
    • 感悟心
    • 情自在
    • 常關懷
  • 慈心祝福
  • 社會關懷
  • 簡介
公益•助學計劃•活動•祝福文化活動

中國高三女生感謝祝福使者


我叫楊秀香,來自貴州省三都民族中學高三鳳凰6班。

我是一個生長在貴州省三都縣偏遠大山裡的少數民族學生,我的家鄉由於地處偏遠,經濟相對落後,通往村寨的路至今還是土路。我上小學的時候要翻幾座山,過幾道嶺才能到達學校。我們必須早上五點多就起床上學,放學後晚上七點多才能到家。我的父母和村寨裡大多數人一樣,祖祖輩輩都是務農,沒有條件讀書,是文盲或半文盲。因此,他們把走出大山的希望寄託在他們的下一代,也就是我們身上。

他們每天面朝黃土背朝天拼命勞作,歷盡千辛萬苦也要供我們讀書。但大山阻隔,靠種田收入微薄,上了高中,我的學費、生活費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筆巨款。每次回家看到父母勞累的身影和湊錢的艱難,我心裡就萬分難過,幾次想放棄學業去幫爸爸媽媽,但他們總是說:“孩子,沒事的,別人不學你也要學,將來走出大山好幫助弟弟妹妹。”我知道唯有好好學習才能報答父母,回饋社會。

上高中以來,我們這些家庭困難的少數民族貧困生得到了政府以及社會各界和學校的關愛。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讓我們重拾了對學習和對生活的信心,也為我們插上了理想的翅膀,讓我們翱翔。這是我上高中以來第三次獲馬來西亞祝福文化基金會的愛心資助。在過去的兩年裡,我時時會感受到這份資助的關愛與期盼,並激勵我勤奮努力,不敢稍有懈怠。作為高三學子,我也深深感受到自己肩上的重擔。因此在學習上勤奮認真,一絲不苟;生活中艱苦樸素,不奢侈浪費,同時盡自己的能力幫助同學。

你們的這份愛心不僅是物質上的,更是精神上的鼓勵和鞭策。驚濤駭浪阻止不了你們對三都民中學子的關懷;萬丈高山阻擋不了你們對三都民中學子傳遞愛的火炬。你們無私的幫助如雪中送炭解決了我們的經濟困難;你們的關心更似春風化雨消除了我們心頭的灰暗;你們的撫慰像大海中的燈塔,指引着我們在生活的海洋裡遠航。也不斷提示着我們:雖然我們出身貧寒,但我們絕不會聽天由命。更應堅定這樣的信念:人生曼妙的風景就在於高低起伏,峰迴路轉之間,生命的精彩就在於山窮水盡,柳暗花明之際。成就非凡人生的是一次次的脫胎換骨,是一次次的破繭成蝶。而我們能把這樣的信念堅持下去離不開你們的幫助和關愛。你們的幫助和關愛,我們銘記,我們傳遞。

在這裡,我代表所有同學鄭重承諾:“我們絕不做溫室之花,我們要做雄鷹搏擊長空,我們要做猛虎聲震山谷。”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我們一定以從貴州走出的貧困生,華為董事長任正非和從湖南五峰山走出的山娃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為榜樣,努力學習,不負眾望,使父母得到安慰,讓社會各界的恩人們感到欣慰。

祝各位馬來西亞祝福使者叔叔阿姨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公益•助學計劃•活動•祝福文化活動

祝福使者貴州送暖

報導/葉偉章

由祝福文化基金會主辦的“2017貴州助學團”於9月23日圓滿結束,祝福使者們雖疲憊但卻心靈富足地平安回到了馬來西亞。

“2017貴州助學團”於9月18日啟程,23日回馬,共6天行程。

助學團的主要目的,是到貴州省內 比較貧困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探訪貧困學生。祝福文化基金會資助的主要是布依族、苗族和水族學生。

助學團的主要行程是到黔南州的兩所中學發放助學金給200名學生貧困學生,並和學生近距離交流。

此外,助學團也到羅甸縣、平塘縣以及三都縣探訪了十戶貧困家庭。祝福使者們親自到學生家裡,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與情況,同時也為學生們加油打氣。

除了助學金以外,祝福文化也特別準備了乾糧、文具、文學書籍等,一併發放給與會學生。文具由團員阮福興悉數贊助。

部份祝福使者雖然無法參與這次的探訪團,但仍然心系深山裡的孩子。現場發放的200本文學書籍,即由祝福使者鄭玉嬋所贊助;陳曌則交了人民幣1千200元予祝福文化義務執行長蕭依釗,請她如遇特別情況的學生代為捐贈轉交。使者們的愛心,都在在讓人動容。

愛心助學團向來是助學之餘,也會到鄰近的景點觀光。這次的行程還安排了祝福使者們前往參觀有“中國天眼“之稱的世界最大的中國天文台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漢唐影視城、毛尖小鎮、茶博園、貴州水族博物館等知名旅遊勝地。

“2017貴州助學團”甫發布招收團員消息,即獲得熱烈反應,短短幾天內就已額滿。與團人數共34,連同領隊祝福文化義工蕭依釗、葉偉章、蕭竹筠,共37人。

團員名單如下:阮福興、鍾幹庭、劉天吉、鄭金妹、劉利水、翁金娥、李漢仁、張淑芳、黃松奎、蕭日紅、陳振花、陳振妹、葉高弟、方松林、賴泗溏、蕭美蓮、許福英、邱瑞蓮、陳世云、林素瑞、蔡文蓉、黃森清、余蕙妏、張瑞雲、黃秀琴、葉建英、吳善欣、韓福友、李彩雲、鍾玉芬、王愛玲、徐莉嘉、李順全、蔡秀薇。

今年,祝福文化基金會共資助了500名貴州學生。除了貴州,福文化基金會也資助了中國雲南、緬甸、尼泊爾以及馬來西亞的原住民學生。

更多關於祝福文化詳情,歡迎瀏覽臉書專頁“祝福文化”。

Uncategorized•公益•助學計劃•活動•祝福文化活動

《2017祝福文化緬甸行》<旅遊篇>

我們在街上歡樂潑水

文/葉偉章

2017年4月,我隨祝福文化所組的團去了一趟緬甸,探訪當地的孤兒院。

既然來到了這座城市,除了孤兒院,當然還是得逛一下名勝古蹟。

第一個景點,是位於仰光市內的白象宮。雖說是市內,但卻也耗了個把小時。其實路程並不遠,但因為交通情況確實糟糕,所以才耗了好些時間。

剛抵達白象宮時,心裡不免嘀咕了一下。大老遠那麼一趟舟車勞頓,卻原來只是遠遠看三頭被拴著的大象。且雖說是白象,卻與我想像中的潔白如雪大有出入,一頭略得灰白,另兩頭則棕褐色中略帶粉紅。

後來才知,原來這白象宮確實是當地知名旅遊景點之一。內裡雖有看板,但因不諳緬文,所以也沒看懂介紹。其實也無妨,反正即使看懂了,過不了一時半刻我大概也就拋諸腦後了。可緬甸對於白象的尊崇卻由此可見一斑,佛教國家的形象也因此而更顯鮮明。

XXXX

既來到“佛國”,當然少不了參觀寺院,行程中安排了前往仰光大金寺(Shwedagon Pagoda)和勃固金塔寺(Shwemawdaw Paya)。

其中,仰光大金寺是我覺得緬甸行絕不可錯過的景點。

參觀寺院必須赤腳,且不能著短褲。像我這種一條短褲闖天涯的,必然是會碰壁的。幸好寺院很貼心地準備了沙龍,解除了我的窘境。去寺院前我因為好玩(也因為怕曬),在雙頰塗上了緬甸人慣擦的黃粉,再加上那一襲沙龍,瞬間變成了當地人。

據說仰光大金寺裡的主塔,是佛陀時代就已建成的。雖然有不少考古學家質疑這說法,但其實無損仰光大金寺的莊嚴與殊勝。塔里供奉了佛陀的髮舍利,塔上貼的都是純金片且鑲有寶石。可我們根本無暇管這些,因為一進到這裡就如入大觀園,仰光大金寺原來並不是“一座”寺院,而是“眾塔雲集”的。

在40度高溫下,赤腳踩在艷陽下燙燒的大理石,我一路跳走,興致依然高昂。

繞著主塔有八座生肖塔,是屬於緬甸人的民俗,根據一星期裡的出生日而決定的生肖。一個星期有七天,但生肖卻有八個,事緣星期三還分上下午,上半天與下半天出生的分屬不同生肖。

我們幾人以主塔為軸心,一邊繞找屬於自己的生肖塔,一邊也順道參觀外圍的佛塔。找著自身的生肖塔後,我們也學著當地人舀水浴佛。如此轉了一圈,竟也耗了兩個小時,其實也還只是走馬看花,並未認真遊覽。

XXXX

和許多地方一樣,仰光的唐人街並不局限於一條街,而是涵蓋了區域裡的幾條主街及小巷。

唐人街裡最吸引我的,是極具古早味的雜貨店,像是瞬間滑入時光隧道,回到那好久好久的從前。當然還有那些擠堆在巷子裡的美食攤,經過時各攤各檔的香烤味都爭相竄出引人垂涎。只可惜中午吃太飽且又時近晚餐,加上那天氣熱得讓人只想吃下一座冰山,所以終究還是選擇與美食擦肩而過。

唐人街頭處,有座觀音古廟,已是逾百年歷史。雕刻很是細緻,雖說不上特殊,但搭配著唐人街的古早味,依然頗有歷史感。

XXXX

其它景點還包括了緬甸國家博物館、昂山市場(Bogyoke Market)以及皇家湖公園(Kandawgyi Lake)。

緬甸國家博物館共有六層樓,展示廳依歷史、民俗、文化、繪畫等分類。其中的佛像展示廳,收藏的是普玉時期和亞達那保時期的釋迦牟尼塑像及曾供奉過的匾額,相信許多虔誠佛教徒都會深感興趣。

昂山市場原名蘇哥特市場(Scott Market),1948年緬甸獨立以後才易成現有名字,是一座近百年歷史的市場。昂山市場是仰光市內最大的工藝品市場,金銀玉器寶石水晶、傳統工藝、畫廊……,都可在這裡找到,是外國旅客必定打卡的景點之一。

其實會去皇家湖公園,完全是衝著卡拉威宮(Karaweik Palace),據說那造型是按古代緬甸君王御用的水上餐廳而建蓋的。皇家湖公園的中央是座人造湖,卡拉威宮就蓋在湖面的巨船上,且由神鳥馱著,煞是堂皇好看。時近黃昏,卡拉威宮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如此美景又如何能不成為仰光的地標?

XXXX

這趟緬甸行的高潮點,應該非潑水節莫屬了。

潑水節是緬甸重要的節日,新年前三天都會以潑水來象徵洗舊迎新。而這三天,又分為小潑、中潑、大潑。

我們離開緬甸當天,恰好是潑水節頭一天,也就是“小潑”。由於我們搭乘下午班機,上午還有半天時間,所以大夥兒就上街感受一下緬甸的節日氣氛。

我們上了諾彭牧師的貨車,二十多人或坐或站擠在一塊兒,彷如被賣的豬仔。路上只要看到有拿著水瓢的,我們的眼睛就會不期然發出光亮,挺起胸膛充滿期待著準備被潑;偶遇路人拿手上礦泉水冷不防向我們潑來,也會讓我們驚喜不已。只是這一天畢竟只是“小潑”,所以我們被潑的次數並不密集,讓許多團員大呼不過癮。

諾彭牧師後來把我們載到一官方活動場所,那是大街旁臨時搭建的舞台。台上表演者努力演唱,台下有工作人員拿著大水管不斷掃射觀眾,群眾不躲不閃就佇立在水中觀賞表演,有者還隨性聞歌起舞。

舞台兩旁有兩行高台,都備有小水管,許多民眾都登上去向行經的車輛和路人射水(所以已經不是用“潑”的)。當然,大部份都是小孩。團員們二話不說也登上高台,順利從小朋友手中“借”了水管後,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就胡亂掃射一番。我在那一剎那才知自己原來一直是公敵,因為許多矛頭顯然都衝著我而來……。一群大叔大嬸就這樣又吼又叫,在異國玩起水來了。我總覺得身旁的緬甸小孩,看著我們的眼神裡夾雜著些許不可思議。時近中午,一行人才心滿意足地、濕淋淋地回酒店,梳洗、吃中飯、往機場去。

2017年的緬甸,在如火驕陽下的仰光,有一群來自馬來西亞被稱作“祝福天使”的大頑童(老頑童?),落下了連串的歡笑聲。如果有人剛好撿到了,無需還給我們;請把笑聲與祝福,一併散播出去吧!

公益•助學計劃•活動•祝福文化活動

《2017祝福文化緬甸行》之<孤兒院篇>

孩子們以歡笑和聖歌迎訪客

文/葉偉章

2017年4月。

這趟到緬甸,主要是探訪祝福文化基金會所贊助的孤兒院 。

說祝福文化贊助,其實有欠妥當。因為祝福文化只是橋樑,負責把善心人士的款項帶給需要幫助的孩子。真正的贊助者,是這些被稱為“祝福天使”的善心人士。他們是人間的天使,從不吝於散播祝福與溫暖。

全團共26人,扣除策劃人蕭依釗(祝福文化義務執行長)及兩名志工(包括本人),與團的祝福天使共23人。

這趟行程共探訪了四家孤兒院,分別是 白鴿、蘇珊娜、贊溫、斯威那達。但在緬甸,由於前軍政府認為“孤兒院”是貧困的象徵,所以這些孤兒院在當地都稱為“少兒中心”或“宿舍”。 仰光市區地價昂貴,所以這些孤兒院都設在農村;另一家原在行程內的瑪莉中心,由於孩子們都回了家鄉過節,所以臨時取消訪問,只請院長來相見,把我們贈給中心的捐款和贈送孩子們的禮物帶回去。

上述孤兒院的孩子,絕大多數是孤兒,或來自邊陲地帶貧困家庭的孩子。他們或來自與中國接壤的東北部,或來自與印度相鄰的西北部;前者為克欽族,後者是欽族。共同點是兩處皆戰火不息、烽煙不斷,邊民長期生活在困苦不安中。邊區的孩子,沒有機會受教育,而且也可能被擄去當孩子兵。孤兒院的創辦人悲憫這些孩子,長途跋涉,從邊區把孩子帶到沒有戰亂的仰光一帶。在這裡,孩子們安全,也可以上學。未來,才得以看見光明。

XXXX

我們一下機,就直接前往斯威那達孤兒院。

炎炎午後,  太陽像頂大帽子,緊緊扣在這片土地上。

斯威那達孤兒院就是小小兩層樓的房子,底樓有兩張長桌,是平常孩子們吃飯活動的空間,樓上則是男女宿舍。

孩子們長大後雖會離開孤兒院,但仍回來當義工,照顧新來的孩子們。

斯威那達孤兒院院長諾彭牧師帶領幾位的義工,為我們準備了當地農家菜。簡單,卻很有誠意;道地且不加修飾,更貼近緬甸人生活的佳餚。

助學團裡最小的團員鄭宏智,年僅12歲。這兩年我因戲劇教課的關係,也常接觸這年齡層的孩子,所以特別愛逗他。我看他一副食慾不振的樣子,便問他:“怎麼了,不好吃?”他搖了搖頭:“不是,太熱了。”

確實熱。我看了看屋外,溫度高得彷彿可以看見空氣在融化。

然而孩子們就在這樣的環境裡生活。客廳裡有兩把風扇,站立式的電扇,這對他們而言,就已是極大的恩寵了。緬甸的電流極不穩定,即使有電扇,也常會斷電。只是聊勝於無而已。

諾彭牧師說,樓上的男女宿舍都沒有風扇,非常悶熱。蕭依釗即捐出五百美元,讓諾彭牧師去購買風扇和小型發電機。

XXXX

蘇珊娜孤兒院,同樣坐落在外郊。

我們抵達時,蘇珊娜孤兒院的義工們已在院子鋪好草蓆,孩子們安靜地坐在草蓆上等待我們。

創辦人簡單地介紹了一下孤兒院,孩子們開始表演他們準備後好的曲子。是教會的聖歌,年紀較大的少年在旁用心地撥弦伴奏。風過處,落葉瓣瓣飄零落下,彷如一張美麗的水彩畫。童稚的歌聲,沒有技巧,沒有太多的高低起伏,卻很誠摯。孩子們樸素靦腆,自然而純真地綻放著美麗。
團員張淑華帶了些仍顯嶄新的舊衣物,是女兒的衣服。孩子長得快,衣服沒穿幾回就不合適,於是她便帶了一皮箱過來。祝福文化義務執行長蕭依釗也買了百多件T 恤,因此中心裡的孩子人人都有新衣,不會落單。

孩子們興高采烈地去換衣服。緬甸的孩子,無論男女一般個子較瘦小。有個小女孩,上衣套上去竟也成了連身裙,她喜孜孜地奔來跳去。團員們看著,被逗得樂呵呵;孩子們也因為有新衣裳而欣喜不已。

那一張又一張笑靨,猶如一朵又一朵盛開的花兒,繽紛靚麗地綴滿了一院子。

XXXX

相較於其他孤兒院,贊溫 的孩子顯得活潑熱情。

甫下巴士,就有一群孩子過來,拉著我們往中心去。有的挽著手臂,有的牽著手。

孤兒院的活動範圍,也就是小小一爿空間,大概比吉隆坡普通排屋的客廳略小。習慣了空調的都市人,在這只有一把電扇的房子裡免不了汗流浹背,加上緬甸這幾日的氣溫40度,待不上十分鐘就感覺到太陽穴的筋脈在跳舞。

可孩子們顯然是習慣了,怡然自得地嬉鬧著。

和其他孤兒院一樣,孩子們也準備了聖歌迎接我們,年紀較大的男孩輕刷著吉他伴奏。

我們把團員從馬來西亞帶來的文具、零食、玩具以及在當地買的新衣 ,分發給孩子們。看著他們笑逐顏開地吃著小餅乾,突然就覺得那一點點頭疼其實算不了甚麼。

XXXX

7、8年前到緬甸時,也去了一趟 白鴿孤兒院。

印象中的白鴿 很是簡陋;而今卻已遷移到農村,換成了堅固的水泥房。

事緣白鴿孤兒院 曾經一度被逼遷,原本就已面對斷炊之危,面臨逼遷無疑是雪上加霜。蕭依釗得知此事後,便為白鴿 奔走,後聯繫上大馬佛光山。佛光山總住持覺誠法師,二話不說就答應了為白鴿 籌款。法師於2010年的東禪寺“春節平安燈會”中,發起了“援助緬甸孤兒院”募款行動,獲得廣大善心的支持,籌獲了10萬令吉。這筆善款後交給SIB KL吉隆坡蒙恩社區組織,由該 基督教組織負責在仰光郊區為白鴿購地、建立新樓房。

這事一度傳為佳話,證明了愛心不但無國界,也打破了宗教的藩籬。

白鴿孤兒院院長丁亞旺牧師一直視蕭依釗為恩人。“如果沒有蕭依釗,就不會有今天的白鴿,孩子們也不會有這避風港。”他對團員們說。

蕭依釗和白鴿的因緣不止於此。我還記得當時有個小男孩叫良敦,瘦瘦小小且不良於行。他的父親是台灣人,回台灣以後便斷了音訊;母親為了生活於是鋌而走險販賣毒品,結果被警方逮捕入獄。由於良敦有身體缺陷,外婆無法把他帶回山區,於是便把他留在孤兒院,只把妹妹帶走。蕭依釗回馬後立即動用她在媒體界的人脈,讓台灣的報章協助尋人。良敦的父親並沒找著,蕭依釗於是撥了一筆小善款,資助良敦去邊區的監獄探望母親。

事隔多年,良敦的母親出獄後,來到孤兒院尋找兒子,並把他帶回家鄉。他當年還小,這些事或許已不復記憶,但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知道他現在過得好,那就夠了。

公益•助學計劃•活動

《2017祝福文化緬甸行》之<印象篇>

八年後,我重臨緬甸

文/葉偉章

距離上次去緬甸,約莫有八年了。

八年的時間,可以改變很多事情。譬如八年前我還在職場蹲踞,八年後的今天我在劇場與文字間自由穿梭;又譬如八年前緬甸還是軍政府執政,而今卻已改朝換代。

當時一路上幾乎每隔一百米,就會看見一個軍人站崗。他們雖目不斜視,但我卻兀自心驚,總錯覺自己被軍人們團團圍困,很是壓迫。這趟再去,此景不復再見。

仰光的馬路依然寬敞。可相較於當年的冷清,這城市如今是變得熱鬧起來了。摩托車、腳踏車、行人、小巴、卡車……,載貨的卡車頂竟也坐滿了人。彷彿前一秒還在定格的畫面,下一秒忽然全動了起來,夾雜著車笛鳴聲、腳踏車鈴聲、小孩提著礦泉水檳榔在紅綠燈前的車龍間穿梭時的叫賣聲……。

熱鬧,變得熱鬧了。且不止熱鬧,近乎喧囂了。筆直的大路上,總會不時有橫殺出來的腳踏車、行人,甚至車輛。毫無預警的,就為了拐進路旁的小巷裡。路上的車輛有左方向盤的、也有右方向盤的;大部份電單車騎士都沒有戴安全帽,三人共騎似乎也不是新鮮事;沙土飛揚把一座城市給染成了黃褐色。

喧囂,近乎喧囂。可路旁卻見頭上頂著瓢盤鍋碗、甚至好大一顆西瓜的婦女,心無旁騖地悠閒前行;路旁還有托缽的沙彌,安靜地垂首列行。一切又彷彿那麼寧靜,彷彿其實甚麼也沒變。

沒變,沒變的是空氣裡瀰漫著的檳榔味,以及緬甸人靦腆樸素的神情,還有撲著黃香楝粉的臉頰與純真笑靨。

八年後的今天,我又去了一趟緬甸。

助學計劃•祝福文化活動

歡迎參加貴州助學團


親愛的朋友:

您好!

感謝善心朋友對“祝福助學計劃”的支持 。

為了讓捐助者親身考察貧困農村的生活以及確保助學金真正落到貧困學生手中,祝福文化每年都會率領助學者探訪各地受助學生。

今年9月18日至23日,祝福文化將組織助學團探訪中國貴州山區。

我們在貴州的助學活動獲得貴州省僑聯和地方政府的支持,除了參加助學金發放儀式及與學生面對面交流之外,僑聯還安排了旅遊觀光活動,包括參觀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中國天眼”景區、羅甸縣千島湖紅水河景區、參觀都勻茶園、毛尖小鎮景區、都勻螺絲殼景區以及三都縣咕嚕景區。

以下是探訪團詳情:

探訪團行期:9月18日(星期一) 早上9.20從  KLIA1  出發。9月23日(星期六)  晚上10.00 回到  KLIA1
團費:RM4500【包含往返國際機票、機場稅、旅行保險、貴州內陸交通、內陸膳食(不包含機場內飲食)、住宿(兩人共房,如要單人房,另加RM 500 )及捐贈物品 】
報名截止: 2017年714日。由於航空公司目前只保留25個座位給我們(我們正在嘗試爭取更多座位),所以請儘早報名和交團費,額滿了即停止報名 。
領隊:祝福文化基金會義務執行長蕭依釗
集合出發和解散地點:吉隆坡國際機場
集合時間:早上6.30

有問題者,可聯繫竹筠016-6785022。

1. 有意參團者請點擊此鏈接填報名表格。
2. 繳款方式
i. 銀行匯款 / 網上轉帳
The Trustees of Best Wishes Foundation Registered
RHB Bank 212479-00057559
**請務必將匯款單據bank in slip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或WhatsApp   016-6785022
ii. 支票/銀行匯票/郵政匯票
抬頭誌明:The Trustees of Best Wishes Foundation Registered
請連同表格寄至下址:
Best Wishes Foundation
10th Floor, Wisma Mirama, Jalan Wisma Putra, 50460 Kuala Lumpur.

善心的朋友,孩子們期待您的祝福,同時我們也祝福您!

祝福文化基金會志工 敬啟
4/7/2017

公益•助學計劃•護苗使者

祝福文化基金會致善心朋友的公開信

偏鄉孩子期待您的援助

各位善心的朋友:

(之一) 徵求“祝福使者”
我們開始徵求2017/2018年度“祝福使者”,援助中國、尼泊爾和和緬甸偏遠山區的貧困學生。
我們也在期望各位捐助本地被邊緣化和忽略的原住民孩子。
“唯有讓孩子受教育,才能擺脫貧窮的惡性循環。”這是我們不變的理念,與信仰。
我們欣喜地看到,越來越多善心朋友加入助學的行列。我們由衷感謝大家的支持與信任,更感謝無條件協助祝福文化基金會的義工們。
2016年,我們捐助了超過 1 千名孩子─中國貴州500名、雲南350、緬甸103名及尼泊爾100名。今年,我們期望你們能繼續捐助這些偏鄉的孩子,使他們不會因為貧窮而失學 。

(之二)來自廣州的捐款
令我們深受鼓舞的是,我們的捐款人不僅是馬來西亞同胞,也有來自中國大陸、台灣、新加坡的朋友。
今年初,我們收到了一筆來自中國廣州復大腫瘤醫院領導人、職工和家人的捐款。緣由是復大醫院總經理劉建國的獨生女,刻在美國留學的劉子萱知悉祝福文化的助學計劃之後, 深信我們的助學金真正幫助到貧困的山區孩子,因此率先獻出自己的儲蓄人民幣1萬4千元,捐助20名學生。她的父親劉總經理及復大的一些職員受到感動,也紛紛慷慨解囊。
感謝以下廣州朋友:
劉建國 捐助22 名學生
劉子萱 捐助20名學生
梁锬、羅翔各捐助2位學生
徐克成、趙亞琴、魏子歆、李曉潔、張子彥各捐助1 名學生
最後,再次獻上我們無盡的謝意,以及深深的祝福!
捐款詳情:

  1. 想成為祝福使者,請點擊此鏈接→祝福文化助學計劃,填妥捐助表格。
  2. 想成為護苗使者,請點擊此鏈接→關愛原住民孩子計劃,填妥捐助表格。

繳款方式:
i. 銀行匯款 / 網上轉帳
The Trustees of Best Wishes Foundation Registered
RHB Bank 212479-00057559
**請務必將匯款單據bank in slip電郵至[email protected]。
ii. 支票/銀行匯票/郵政匯票
抬頭誌明:The Trustees of Best Wishes Foundation Registered
請連同表格寄至下址:
Best Wishes Foundation
10th Floor, Wisma Mirama, Jalan Wisma Putra, 50460 Kuala Lumpur.
如有問題,可電郵[email protected],或致電 016- 678 5022。(10:00am~4:00pm)
謝謝,祝福您!

蕭依釗暨祝福文化同仁鞠躬
2017年6月 17日

 

公益•助學計劃•護苗使者

千名孩子得到善心人的祝福 /蕭依釗

在台北與幾位老朋友聚餐。聯合報前社長張作錦忽然悄悄塞了一個白色信封給我。稍後我打開信封,看見裡頭有 一些美元、日圓和馬幣,還有一張字條:“依釗:妳推動的慈善事業,我很感動,愧無以為助。這是我出國剩下的零用錢,看能不能幫助一兩個孩子?作錦拜上”

我心裡湧起一股暖流,這位我非常敬重的前輩報人,在千山萬水之外,默默地給予我們支持和祝福。

不僅他,台灣的兩位著名作家張曼娟和焦桐也把在馬來西亞報章的所有稿費捐給祝福文化。還有金融專家戴利明也把他在《星洲日報》的專欄稿酬全部捐給了祝福文化。

儘管近年來經濟不景,民眾收入大減,但我們的許多祝福使者依然慈悲不減,持續匯來捐款。

我們有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鐵桿支持者從國外匯來相等於5萬令吉的捐款。還有多位鐵桿支持者繼續給力,包括陳傳傑和家人捐RM 28500,鄭金妹和謝明瑞捐RM 10000,李漢仁捐RM 6000,鄭荔月、蔡美翔、吳凱城、陳寶玲和王淑娥各捐RM 5000。

有4 家公司熱心實踐公民企業的社會責任,包括:Conlay Construction Sdn Bhd捐 RM 50000,海鷗陳凱希和Fresh Horticulture Sdn Bhd捐 RM 10000 ,同泰祥和SKA Technology Sdn. Bhd 捐RM 5000。

去年杪,台灣媳婦王惠慈知悉我們仍未籌獲足夠的善款捐助緬甸和尼泊爾的孩子時,
慈悲為懷的她,馬上向親友勸捐。今年初,交來 RM 55000,捐助給115名孩子。

祝福文化基金會同仁要向以下的熱心朋友以及一些以無名氏名義捐款的朋友致以深深的謝意。因為大家的善心,馬來西亞有數百民原住民孩子才得暫免匱乏,獲得援助;以下地方的千名貧困學生,才有了繼續求學的機會:

中國貴州:500名學生
中國 雲南:350學生
緬甸: 100名學生
尼泊爾:104名學生

祝福使者:

加影育華小學(3E)班、淡邊妙音淨宗學會、黃慧玲、周明偉、方素秋、 黃蘭娘、 顏秀金、 許錦芳、陳可欣、熊翠萍、 林維謙、 楊媽媽、 釋開恩、 黃家偉、 關本益、 候淑鏵、 歐陽依薇、 江俊祥、 馬瑤薇、 鄭金妹、 蔡玉鳳、 謝蕙冰、 葉麗花、 葉麗珠、 葉玉珠、 陳楚依、 陳楚葦、 江鳳鑾、 葉雲飛、 鄒翠翠、 林秋雅、陳慧麗、 陳樹坤、 方松林、 彭玲玉、 周美玲、 張明勇、 岑佩穎、 陳燦松、 蕭日紅、 蔡佩珍、 張友財、 徐煥明、 林淑佑、 顏亞珠、 陳志漢、 鄭志強、 林懋耀、 邱瑞蓮、 盧淑婷、 鍾禎堂、 王秀娥、 黃竹嬌、 黃淑貞、 方百裕、 蘇真玉、 藍麗紅、李淑玲、曾厚德、 林振龍、葉瑞芬、陳雲生、劉瑞珍、韓道豐、陳淑姍、陳欣俐、張淑嫻、翟健群、若波羅、何修全、 呂順華、 李嘉韻、葉玉蘭、 劉賢開、 邱森泉、有緣人、蔡喜惠、譚寒升、游宗麟、吳依珍、 蕭童恩、 蕭恩倪、蕭倪婭、 方麗玲、 張翠芬、張瑞雲、彭巧杏、李欣潔、洪文斌、余漢城、蘇松盛、 林彩芬、嚴依苠、 張美玉、 許莉貞、凌秀鳳、王培華 、鐘家星、王淑美、曾嘉敏、陳可欣、林秀蓮、 何楓英、李佑安、戴瑞香、李炳業、鍾福進、李健悅、李健毅、陳德茗、林維釗、李秀琴、黃漢文、吳秀清、莫景怡、林瑞雲、陳振妹、許清麗、永樂多斯、詹美英、羅家三姐弟、詹梅梅、湯嵋廂、李秀鳳、張淑華、許素環、周文仁、黃玉龍、馬素花、楊坤足、黃敏琪、李秀鳳、梁子賢 、曹愛蓮、蔡寶儀、蔡佩珍、鄭金貴、徐嵚桃、陳廣耀、 羅勝萍、瞿恆毅、袁瑂悅、龔玉蘭、龔玉嬌、鄭明福、楊秀英、蔡月芳、群英芳麗雲、黃禎立、朱慧群,、李民敏、葉芮妗、鍾裕強、余克聰、陳瑞珍、曹貴池、吳文馨、張新和、馬竟倡、謝松諭、蔡文蓉、葉金龍、謝婉瑩、李秀眉、林美虹、符宏、張玉明、梁潤葵、黃永裕、周明偉、吳淑茹、朱廣華、黎秀雲、周燕美 、林克學、徐莉嘉、郭益豪、黃清雲、葉金妮、劉啟毅、徐敬波、王瑞富、陳家綺、劉惠萍 、陳碧秀 、林玉琴、利慧娟、陳慧泓、盧寬安、鄭慧霞 、鍾幹庭、蔡舒潔、蔡舒恩、蔡舒暄、蔡金山、黃詩彬、楊學宏、羅筱雲、楊朝昇 、丘美萍、方月桂夫婦、許美梅、楊秀英、潘金海、王添送、戴佳雯、林金洪、楊志輝、尤秀桃、黃麗絲、徐永勇、符永平、張碧秀 & 張碧雲、周筠軒、謝沅穅、謝乙彤、何珂寬、鄭慧霞、林素瑞、郑荔月、蔡美翔、吳凱城、有缘人、陳寶玲、王淑娥、李漢仁、謝明瑞、陳傳傑、葉高弟、謝君、蕭依釗。

SKA Technology Sdn. Bhd., Fresh Horticulture Sdn Bhd, Conlay Construction Sdn Bhd, H.C.Chong Enterprise, Cooltech Solution Sdn Bhd, Medinova Sdn Bhd, Global-Technology Distribution S/B, Goal Jet Technology, and Aurabest Sdn Bhd,Wang Hui Tzu and family, Fionna Phuah, Wong Kiong Ching & Huang Li Hua, Foo Sing Tat & Chang Lian Kooi, Wong Seen Kee & Foo Soo Sin, Freddie Wong En Lin, Wong Jing Chui, Tew Chye Mui, Ngu Gan, Chew Wan Teng, Lim Poo Lin, Tan Chiu Hong, Ong Saw Lan, Henry Pooi, Choong Kai Soon, Law Boon Keong, Dennis Tan Gan Pin, On Pooi Fong, Foo Kok Wah, Yeo Kim Siong, Chaw Pei Yee, Low Kam Fah, Ang Kok Kau @ Ang Kok Beng, Lien Wen Yee, Wong Kim Hai, Ooi Kah Yen, Kong Zhen Hwee, Jessie Lee, Chong Ye Lin, Lim Chai Chu, Cheah Wei Ping, Loh Boon Foo, Hong Bee Huang, Teoh Poh Liang, Chan Yi Tong, Chan Yi En, Chan Yi Jia, Chan Yi Qian, Lim Teik Sun, Ooi Song Wah & Wee Siao Yong, Ericca Gan, Chai Siew Yok, Lim Poo Lin, Ker Say Cheong, Vince Chin, Choong Yue Lin, Wong Wah Man, Yap Chee Kee, Lien Wen Yee, Leong Kwee Man, Teo Lee Lee, Lim Chui Hong, Loh Peng Lip, Goh Hoon Hoon, Poy, Chong Kok Hua, Yeoh Ya Ting, Kwan Ping Tang, Leong family charity, Kuik Jie En, Chang Wai Kheong, Lye Chooi Yee,  Sin Hong Ching,

 
“祝福原住民孩子”計劃捐助者:

陳凱希、鄭金妹、陳暉、鄭玉嬋、邱瑞蓮、吳雲雲、、陳俊志、 林寶燕、黃瑞進、莊志慧、鍾振發、陳姿玲、許福英、藍麗紅、葉瑞芬、柯美芳、劉瑞珍、黃有順、劉靖逸、何修全、呂順華、葉玉蘭、李麗珍、有緣人、莊慧貞、李蔓蔓、洪文斌、胡彩虹、鄭志強、林彩芬、王培華 、唐金發、周美玲、羅碧娥、王秀娥、鍾福進、莫景怡、許清麗、永樂多斯、梁俊彥、黃景瑤、陳慧麗、林周兵、韋金蓉、彭玲玉、鍾德勝、余淑華、蔡萬裡、邱春梅、李蓮花、蔡佩珍、鄭金貴、卓柔娟、蔡福根、林維釗、李秀琴、楊俊華、游嵎荏、朱慧群、蔡文蓉、符宏、謝婉瑩、尤秀桃、彭玲玉、林玉桂、邱素晴、黃瑤娟、王美妮、李金枝、黃欐頤、葉建英、李顏玉貞、已故葛廣基、覃亞灣、黃竹嬌、陳志勇、劉利水、姚月英、鄭俐虹、黎瀞繀、方松林和葉金龍。

Conlay Construction Sdn Bhd, Engsup Automation Sdn Bhd, Global- Techonology Distribution S/B, Goal Jet Technology,Aurabest Sdn Bhd, Mazwell Sdn Bhd, Cooltech Solution Sdn Bhd,Lim Sim Mee, Tay So Chin, Lim Seow Ting, Tan Van Choon, Hii Ing Fung and Friends, Tan Kian Chong, Zhou Ping, , Chiow Poh Jeng,  Ong Hui Joo, Chong Ye Lin, Ong Poh Kem, YM Wong, Tong Kai Mun, Tong Kai Chon, Tan Sheau Yun, Teh Yen Feun, Ooi Shau Lim, Lim Lay Poh, Kee Tong Kiak, Chong Kok Hua, Ng Hong Lek, Lim Oo Moh, Tan Heang Hwee, Ooi Lay Beng,  Woo Wei Wei, and Teot Tit Chai.

公益•助學計劃•活動•祝福文化活動

歡迎參加4月8–13日緬甸助學團

親愛的朋友:

您好!

祝福文化基金會閼將於4月8至13日組織助學團到緬甸探訪貧困學生。

過去,在軍政府時代,為免給當地的孤兒院及志願者帶來麻煩,我們都不敢組織助學者去探訪他們捐助的學生。現在緬甸比較開放,是組織助學者去探訪緬甸小朋友的時候了!

為了確保助學金確實到達貧困學生手中以及實地了解受助學生的生活情況,祝福文化基金會每年都會親自率領助學者探訪受助學生。

除了走訪孤兒院與學生面對面交流之外,我們還安排了仰光市區觀光活動及參觀珠寶、玉器、工藝品市場,同時讓團員見識緬甸的潑水節習俗。

以下是探訪團詳情:

探訪團行期:4月8—13日(星期六至星期四)
團費:RM3500【包含往返國際機票、機場稅、旅行保險、緬甸內陸交通、住宿(兩人共房,如要單人房,另加RM 600 )、內陸膳食(不包含機場內飲食)及捐贈物品 】
報名截止日期是:28/02/2017
集合出發地點:吉隆坡國際機場
由於當地條件的限制,我們將只錄取 40位團員 ,有興趣者請儘早報名。

有問題者,可電016-6785022。

1.有意參團者請點擊此鏈接填報名表格。
2.繳款方式
i. 銀行匯款 / 網上轉帳
The Trustees of Best Wishes Foundation Registered
RHB Bank 212479-00057559
**請務必將匯款單據bank in slip電郵至[email protected]。
ii. 支票/銀行匯票/郵政匯票
抬頭誌明:The Trustees of Best Wishes Foundation Registered
請連同表格寄至下址:
Best Wishes Foundation
10th Floor, Wisma Mirama, Jalan Wisma Putra, 50460 Kuala Lumpur.

祝福您
祝福文化基金會志工 敬啟
13/2/2017

917雲南助學團•公益•助學計劃

雲南省鶴慶縣松桂鎮中心小學六年級學生張俊敏9月18日在黃坪鎮中心學校助學金發放儀式上代表受助學生致謝的講話稿

敬愛的叔叔阿姨,尊敬的老師:大家好!

請讓我代表所有受資助的同學感謝不遠千裡來幫助我們的馬來西亞祝福文化基金會助學團,你們的幫助不論在精神還是物質上,對於我們來說都是雪中送炭。

讀三年級時,爸爸因患糖尿病而住院,醫藥費、哥哥和我的讀書的費用、家庭開支等所有重擔都壓到了媽媽一個人肩上,使原本並不富裕的家庭陷入困境。禍不單行,暑假時,爸爸因病治無效去世,對這個不幸的家庭來說,這無疑是雪上加霜。

曾經,我痛苦;我絕望;我沮喪。是老師和同學的關心和幫助點燃了我的希望,讓我感覺不再孤單。我無以為報,只有更努力地學習,用優異的成績來回報他們。

我是不幸的,但我又何等的幸運。你們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讓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你們用愛支撐起一個個搖搖欲墜的家庭,用愛照亮我們成長的道路!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我會謹記你們的恩情,努力學習,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他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把愛的接力棒傳遞下去!

此致
敬禮

張俊敏同學在致感謝詞。

張同學、張媽媽和團員鍾寶顏的合照。

Page 10 of 13« First...«9101112»...Last »

网上表格

  • 助學計劃
  • 護苗計劃
  • 慈心祝福
  • 祝福贫困家庭/個案

最新文章

  • 《名醫不敢吃肉》
  • 《別讓手機毀掉這一代的孩子!》
  • 魔法少女(六)
  • 魔法少女(五)
  • 魔法少女(四)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