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stwishes 祝福文化 -
  • 首頁
  • 助學計劃
  • 原住民孩子
    • 護苗使者
      • 簡介
      • 護苗使者名單
      • 914勞勿探訪團
      • 824文冬探訪團
  • 專欄
    • 感悟心
    • 情自在
    • 常關懷
  • 慈心祝福
  • 社會關懷
  • 簡介
原住民孩子•護苗使者

請關注原住民命運

四輪驅動車陷在泥濘中。

志工帶領原住民搭建帳蓬,讓住家淹水的村民避雨。

摩哆車難於爬上滑溜的山坡。

 

 

 

公益•原住民孩子•護苗使者

守護原住民弟兄姐妹 /蕭依釗

原住民試圖協助四驅車走出泥沼。

轟隆隆的雷聲、嘩啦啦的雨聲,把我從午夜夢迴中驚醒。

外邊的雨下得滂沱,也不知還要下多久。躺在溫暖被窩裡的我,格外牽掛山區裡的原住民,他們的屋頂可能正漏雨,簡陋板房經不起暴風雨的摧殘,可能現他們已泡在水裡……

靜夜的雨聲,相信會令許多原住民志工的心情特別沉重。

2017年11月初,名為丹瑞的颱風在襲擊越南中部,導致逾90人死亡之後,它的尾巴掃過馬來半島北部,造成檳城和吉蘭丹兩州水災。

當全國官民都關注檳城和吉蘭丹平原的水災時,只有少數人擔心著山裡原住民的命運。

強風豪雨,導致河水暴漲。山洪爆發,沖斷了許多木橋;山體滑坡,泥石流阻塞了山路,吉蘭丹山區的原住民又面臨斷糧的威脅……

只要看到天稍微放晴,“窮人的福音”創辦人蘇廣成牧師就會帶領志工們趕緊駕駛四輪驅動車運送糧食上山寨。

​蘇牧師更擔心的是,氣象專家們所預測的12月下旬東北季候風帶來的暴雨會造成類似2014年的大水災。當年吉蘭丹原住民被大水圍困,斷糧一個月,很多原住民因饑荒而瘦得皮包骨。

蘇牧師要求祝福文化基金會志工,一旦災情嚴重化,隨時施援。兩個月來,蘇牧師不斷把山區的災情傳到我的手機 :

“雨不停地下,木橋被水沖斷了,志工們被迫把四驅車停在山邊,步行幾個小時才走出森林……

“山路滑溜,我們的四驅車陷進泥濘中,全山寨的男人都出來合力拉車……

“洪水漫過了路面,有的地方成了幾丈深的溝壑,過不去,進山之路已斷,我們無法運送食物到更深的山裡……

“有的地方成了幾丈深的溝壑,過不去……

“請為原住民弟兄姐妹們祈禱!”

11月底,我和祝福文化基金會的幾位志工到勞勿去給蘇牧師及“窮人的福音”的志工們打氣,並且給原住民孩子送糧食。

聽蘇牧師說,附近小河邊有一貧困的馬來婦女華芝亞,常會進森林採野菜來賣給他。上星期河水暴漲,淹過了她的板房,很多衣物都浸壞了,真可謂“屋漏貧偏逢連夜雨”。我們就帶上一些米糧去探訪。華芝亞和她的孩子見到我們,非常高興,但說到每年年底,她的家都會淹水時,卻禁不住眼眶泛紅。她說,從未有官員給她們家提供任何援助,只有“窮人的福音”不時送些米糧接濟她。

為何年年水災?有災民埋怨“天地無情”、“洪水無情”;但看看那被砍伐殆盡的樹林,山頭已是一片光禿,人們應該明白,誰是水災的罪魁禍手。

官商勾結,濫砍森林,以致森林涵養水源及調節氣象的功能迅速衰退。人類無情地毀壞自然,必然要遭到大自然的報復。

水,是無辜的,它其實一直在默默地滋潤著大地;原住民也是無辜的,是貪婪的文明人破壞了他們的生存環境。

希望有良心的人們一起來守護他們、援助他們!

捐款詳情:

  1. 希望捐助原住民,請點擊此鏈接→關愛原住民孩子計劃,填妥捐助表格。

繳款方式:

i. 銀行匯款 / 網上轉帳
The Trustees of Best Wishes Foundation Registered
RHB Bank 212479-00057559
**請務必將匯款單據bank in slip電郵至[email protected]。
ii. 支票/銀行匯票/郵政匯票
抬頭誌明:The Trustees of Best Wishes Foundation Registered
請連同表格寄至下址:
Best Wishes Foundation
10th Floor, Wisma Mirama, Jalan Wisma Putra, 50460 Kuala Lumpur.

如有問題,可電郵[email protected],或致電 016- 678 5022。(10:00am~4:00pm)

謝謝,祝福您!

橋被洪水沖斷了!

原住民孩子興高采烈地搬動糧食。

公益•助學計劃•活動•祝福文化活動

【2017祝福文化貴州探訪團】

【後記】

是該好好謝謝莉嘉和泗溏。

他們兩位都是探訪團的『攝影記者』;當然,義務的。拍好的照片無條件供我們使用,或上臉書或存檔或燒成光碟寄送給團員們。

去年祝福文化組團到雲南,我見莉嘉總愛四處拍照,於是便興起了請她幫忙的念頭,不意她竟爽快答應。

別說我忙不過來,即使無所事事我也極不願意幹這差事的。或許有人會覺得我高傲,殊不知『手殘』其實一直是我的心頭痛(擦淚)。

熟識我的人都知道,我曾有過短暫當導遊的日子。客人快快樂樂出外遊玩,自是要拍點照片留念。他們興致勃勃把手機遞給我,我也義不容辭接過。『一、二、三,cheers……』把手機還給客人後,他們臉上猶帶笑容,興高采烈地查看照片。就在那一瞬間,笑容凝結神色漸沉。約莫三十秒後,客人才會抬起頭來,勉強擠了個笑容和我說謝謝。然後,拜託其他團員在同一景點,重拍一次……。別懷疑,這種情況發生的命中率,幾乎百分百。

時間可以再回溯得更早一些,當我還在報館的時候。有次助學團我自告奮勇負責攝影,回來後把記憶卡交給負責上稿的同事,但她動作實在慢,遲遲都上不了稿。我去她座位察看情況,只見同事滿臉烏雲。她指著電腦屏幕上的照片問我:『你拍了很多照片,但大半都是糊的,請問要怎樣選啊?』我神色淡定地回她:『就選那些沒有糊的啊。』其實心虛得要命。

去年雲南探訪團莉嘉當了我的『御用』攝影師後,其實我沒再問她願不願意,之後的緬甸行、這趟的貴州行,我都很自然地攤開手板和她討照片。

泗溏是多年以前,曾隨團到四川的,當時我就知道他是攝影發燒友了。

這趟他『自投羅網』,我自是不會放過他。如此這般,我就有兩位『御用』攝影師了。

但是,我後來後悔了,後悔極了。我原本就有選擇困難症,加上照片都很精彩,臉書上稿時我就發現自己真的是自討苦吃,實在是不懂該怎麼選,卻又不能都上。常常上一條稿,也會花上我一句鐘。當然,也因為我的電腦殘舊,面對龐大的圖庫,它運行時極顯吃力。他們拍的照片還真不是普通的多,但都很精彩,真的。

所以,真的該好好謝謝莉嘉和泗溏。不過,不是因為拍照;應該說,不止是拍照。

謝謝他們二話不說答應下來的那份義不容辭,謝謝他們願意成為祝福文化的一份子;謝謝,成就這一切的美好。

感恩!

文/葉偉章

公益•助學計劃•活動•祝福文化活動

【2017祝福文化貴州探訪團】

2017.09.23

天下無不散的筵席。

但別離並非結束,而是期待的開始。

感謝各位的參與。

咱們明年再見。

公益•助學計劃•活動•祝福文化活動

【2017祝福文化貴州探訪團】

2017.09.22 團員交流會

在貴州的最後一晚,飯後在餐廳進行了團員交流會。

團員們說這幾天的感受,也說對未來的展望;說感性的內心話,也說理性的觀察所見。

祝福文化的好朋友,九十二歲高齡的邢廣生老師恰好在貴州,於是也前來交流會與大家相聚。

邢廣生是馬來西亞知名教育家,其『弟子』包括教總主席王超群、教育局華小督學湯利波、華教鬥士陸庭諭等人。

邢廣生多年來積極參與助學計劃,也曾數次隨探訪團到農村或災區。

她在交流會上說:『這幾年我都沒有參與祝福文化的探訪團,因為我覺得自己老了,不要連累大家。但我今天見到在座的各位,我真的很懷念,所以我決定明年一定要參加。』

公益•助學計劃•活動•祝福文化活動

【2017祝福文化貴州探訪團】

【個案十二】

2017.09.22 三都縣民族中學

王興華,長得很高瘦的一名男生。

王興華今年19歲,在三都縣民族中學唸高三。

母親懷著他時,父親就去世了。所以打從來到這世界,王興華都未曾看過自己的父親一眼。

為了養家活口,母親不得不落下年幼的孩子們,隻身到浙江的工廠打工。繞是如此,生活依然很勉強,因此王興華的兩個姐姐,都只小學唸了一兩年後就輟學,到外地打工掙錢。王興華明白這一切都是為了他,因此也加倍用功考取好成績。

王興華初三畢業後,還去打暑期工,希望可以稍微減輕母親的負擔。

問他對未來的夢想,他有點靦腆卻不失自信地說,希望可以當廣播或主持。

逐夢之途一步一腳印,祝願王興華早日找到那把開啟夢想大門的鑰匙。

 

公益•助學計劃•活動•祝福文化活動

【2017祝福文化貴州探訪團】

【個案十一】

2017.09.22 三都縣民族中學

和其他學生稍微有點不同,張仁教的行動必須依賴拐杖,因此生活上有許多不方便。

張仁教,今年22歲,在三都縣民族中學唸高三。

12歲那年,上山砍柴時的一場意外,讓他失去了一條腿。

要一個12歲的少年,面對這樣的現實,其實還真的不容易。失去了行動的便利,張仁教同時也喪失了對生活的信心。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對張仁教而言一概與他無關。那兩年,他把自己關在一爿小小房間裡。

在家人的照顧和鼓勵下,他試著用拐杖慢慢地走路。剛開始,只覺得吃力,以及腋下很痛。

兩年後,他覺得自己一直窩在家不是辦法,總覺得自己失落了一些甚麼無以名狀的東西,於是他主動要求復學。

重返校園,既熟悉卻陌生。校園沒變,但那一張張臉孔卻是全新的。剛開始的幾個月,不管他多努力,卻終究還是無法適應。然而,同學並沒有因為他身上的缺失,而歧視或欺負他;相對的,大家都很主動關心他。這讓他逐漸安下了心。另一個讓他寬心的原因,是和自己的弟弟同一班。

張仁教的父母務農,平常種些水稻;冬天就到廣東砍甘蔗,一般12月去,3月回來。這段時間,弟弟就負責照顧張仁教的起居飲食。所以張仁教與弟弟的感情特別好。與他同一班,自然也讓他感到安心。

和其他學生稍微有點不同,張仁教的行動必須依賴拐杖;和其他學生沒有不同,張仁教也為了美好的未來,努力地向前走著。每一步,都很努力地走著。

公益•助學計劃•活動•祝福文化活動

【2017祝福文化貴州探訪團】

2017.09.22 三都縣民族中學助學金發放儀式交流會

施比受更有福,看她的笑容就知道了。

 

公益•助學計劃•活動•祝福文化活動

【2017祝福文化貴州探訪團】

2017.09.22 三都縣民族中學助學金發放儀式

儀式過後,團員被分成10組。每組約4至5人,與10位同學進行近距離交流。

交流會一般會讓學生們說說自己的家庭情況,或團員為之加油打氣。有些團員還會留下聯絡方式,與學生長期聯繫。

公益•助學計劃•活動•祝福文化活動

【2017祝福文化貴州探訪團】

2017.09.22 三都縣

三都縣民族中學發放助學金儀式。

Page 20 of 53« First...10«19202122»304050...Last »

网上表格

  • 助學計劃
  • 護苗計劃
  • 慈心祝福
  • 祝福贫困家庭/個案

最新文章

  • 《宣恩堂捐助弱勢群體,祝福文化參與捐獻糧食》
  • 《Wisma Mirama業主貼心在電梯提供紙巾》
  • 《怎麼幫助躁鬱症患者?》
  • 《5senses 捐一噸物品》
  • 《回家好難》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