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stwishes 祝福文化 -
  • 首頁
  • 助學計劃
  • 原住民孩子
    • 護苗使者
      • 簡介
      • 護苗使者名單
      • 914勞勿探訪團
      • 824文冬探訪團
  • 專欄
    • 感悟心
    • 情自在
    • 常關懷
  • 慈心祝福
  • 社會關懷
  • 簡介
社會關懷

〈祝福文化與4團體合作,4000包奶粉支援斯裡蘭卡幼孩〉

在祝福文化基金會、星洲日報基金會、佛光山、佛光會和馬來西亞慈惠堂的同力合作下,2噸4000包嬰兒奶粉於2022年5月27日及28日,由馬航分三批空運送至哥倫坡, 交由斯里蘭卡具有威望的國際佛光山斯裡蘭卡分會及南傳佛教僧團,分發給4000戶育有幼兒的貧困家庭。

斯裡蘭卡外匯見底,導致國家面臨各種物資匱乏,除了救命醫藥頻臨耗盡,也缺乏幼兒奶粉,貧困孩童的生命發育面對威脅。

基於人道主義立場,祝福文化基金會聯合上述4個組織發起「支援斯裡蘭卡行動」。並得到馬航大力支持,免費運送物品至哥倫坡。

4000包奶粉是由Promex奶粉公司贊助。此外,5 Senses公司董事黃碧玲也贊助100包奶粉。這兩家公司向來熱心公益。

星洲日報基金會副主席兼祝福文化基金會義務執行長蕭依釗,代表聯辦團體感謝馬航以及所有捐款捐資支持這項慈善行動的善心人士。

原住民孩子•社會關懷

〈他們都愛吃粽子〉

/小雪

三、四年前,祝福文化曾送鹹肉粽給原住民孩子吃,讓他們能品嘗華族傳統節日食品,後因疫情肆虐、封城鎖國等種種因素而停止了送粽子行動。

原住民孩子中心創辦人蘇牧師後來告訴我們,原住民孩子對這種風味小吃念念不忘。

端午節即臨, 街市開始出現粽子的蹤影,祝福文化義務執行長蕭依釗想到了愛吃粽子的原住民孩子, 剛巧蘇牧師來吉隆坡辦事, 就訂購了好些鹹肉粽讓給他給帶回去,同時也把祝福使者黃佩玲捐獻的十多箱乾糧以及蔡美莛捐獻的5盒ATOMY 牙刷移交給他 。蔡美莛希望這些牙刷能幫助孩子們保護他們的牙齒。

蕭依釗在訂購粽子時也想起折翼天使之家的殘障孩子。她立即發簡訊詢問練俊銓院長:「端午節有人送粽子給折翼天使之家嗎?」

練院長回說:「粽子可以呀!目前沒人送。」

當蕭依釗和義工曉君把鹹肉粽以及3箱乾糧送到折翼天使之家門口時,出來接收的菲律賓籍女職工德斯眼睛為之一亮, 欣喜地說:「孩子們超愛吃粽子的!」

粽子雖不是甚麼珍饈佳餚,但讓孩子們應應節,生活中增添些小確幸,想來還是很美好的。最重要的是,我們希望可以讓孩子們感知,有一群人依然惦記牽掛著他們,並且希望他們開心快樂。

社會關懷

〈四月 ,祝福文化沒停下腳步〉

/義工小樂

四月的大馬,雖然疫情高峰已過, 人民生活逐漸正常化, 但老人院群聚感染率仍高,這引起祝福文化基金會特別的關注。
 
「請問你們老人院目前最需要什麼 ? 」祝福文化義務執行長蕭依釗電詢皇冠城的溫馨老人之家。
 
「我們現在很怕群聚感染。每天都裡裡外外消毒。我們最需要消毒劑……」溫馨老人之家院長林巧慧如此回答。
 
蕭依釗二話不說, 幾天後就送了幾箱消毒劑到溫馨之家。
 
當她聽說往日常送賣剩熱食給老人院附近的熟食攤檔老闆和工人, 由於不時感染病毒而被迫隔離, 不能開檔, 近期很少送熱食到老人院時,即約了擅長製作包子和烹飪佳餚的義工潘來吉,在上星期天一起送熱食、乾糧和生活用品予溫馨之家。 潘來吉的朋友曾靜婷,也捐贈了100片護理床墊給中心10名不良於行的老人 。
 
祝福使者李惠杉恰在這時向蕭依釗推薦折翼天使之家, 希望祝福文化也能捐助這家福利中心。
 
折翼天使之家坐落在溫馨之家附近。因此 , 蕭依釗等人遂決定捐贈同樣份量的熱食、乾糧和生活用品到折翼天使之家之去。
 
創辦於5年前的折翼天使之家免費收容了16名智障和殘障小孩及成人,每月開銷大約 RM16,950, 其中包括了房租RM 2,600。創辦人是現年44的練俊銓。練院長說,疫情期間,中心所收到的物資和資金都嚴重不足。
 
雖然中心的孩子,不是智障就是殘障, 但從他們臉上快樂的神情和雀躍的樣子, 大夥兒都可以感受到他們受到院長和職工們的用心照顧與愛護。
 
練院長說:「能夠看見每個小朋友都開心、健康、平安,就已經是我最大的成就和滿足了。 」

社會關懷

〈祝福文化發起醫藥行動,支援斯里蘭卡〉

斯里兰卡面临经济崩溃和政治动荡,导致能源、粮食和医药物品严重短缺,尤其是救命药物近耗尽,许多医院已暂停例行手术,恐怕很快就连紧急手术都无法进行,带给民众的生命威胁,恐比新冠疫情更惨烈。

国内5个慈善组织基于人道主义,联合发起「支援斯里兰卡医药行动」,将通过斯里兰卡信誉超卓的佛教组织和医生团队,捐助药物给有需要的医院和医疗机构。

这5个慈善组织是星洲日报基金会、马来西亚佛光山、 佛光会、祝福文化基金会以及马来西亚慈惠堂。救援的2吨物资获得马航货运的协助,近期内免费运送到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民众也面临能源和粮食短缺,穷人一日只能吃一餐,有贫困乡民己以野草、香蕉树茎充饥。上述慈善团体已率先在本月中捐赠粮食给贫困家庭。

星洲日报基金会副主席萧依钊说,上述5个慈善团体是基于「人溺己溺, 人饥己饥」的人道主义精神,联合发起「支援斯里兰卡医药行动」。

她说,自知悉斯里兰卡外汇告罄,无法进口必需品,民众饱受能源、粮食和药物短缺之苦,尤其是很多病人 将可能因为医疗用品缺乏而失治之后, 5个团体即成立了工作队, 以期打通捐赠医疗用品和药物到斯里兰卡的管道。

她说:「其实佛光山、佛光会和马慈惠堂已在斯里兰卡人最重视的僧伽罗新年(4月13及14日)这两天,资助当地僧团捐赠米粮给2000户贫困家庭 。但我们知道 ,捐医疗用品和药品,需要克服的难关比捐米粮多十倍。」

她指出,经过几周多方联系和探询,工作队终于在当地负有声望的僧团和医生团队协助之下, 获得斯里兰卡卫生部提供的当地医院亟需的且可进口的医疗用品和药物名单。之后,也得到本地资深医生的协助,鉴定了哪些医疗用品和药物是大马卫生部准许进出口的、有哪些代理商。

「但这些医疗用品和药物价格昂贵, 所以我们恳请各方善心人士支持我们,一齐成就这项跨国援助行动。」

她代表五个联办团体感谢马航集团及属下的马航货运公司和马航物流公司,免费提供包装和运输2吨的药物到斯里兰卡。

马航货运首席执行员依布拉欣莫哈末表示对本地慈善机构的善举表示赞叹和支持,认为这是我国爱心社会的一种表现,因此对于提供免费运送服务义不容辞。

他说,马航货运过去多年来都有协助国内的非政府组织进行人道救援的工作,多次提供免费运载物资的服务到有需要的国家。

另一方面,萧依钊吁请善心人士一起支援斯里兰卡人民 ,她说,由于捐赠药品程序复杂,有意捐助者,请先在办公时间拨电03-7965 8472 / 8589,或者whatsapp 018-2919 626, 留下姓名和电话,星洲日报基金会同事会联系有意捐助者。

(《星洲日報》2022.4.25 報導。 )

社會關懷

〈孝子的故事〉

文:葉偉章
圖:祝福文化

嘿,19歲時的你在幹嘛呢?打著電動?抱怨著升學壓力?抑或正為初開的情竇煩惱著?

現年19歲的他,在讀初中三時母親就因中風而癱瘓在床 ,這些日子他一邊上學一邊盡心盡力的照顧母親,每天給母親餵食、清洗身子、換尿片、換洗床單……。母親病情惡化,吞嚥困難,無法進食,他每隔3小時就給母親以口鼻胃管輸乳。

在學校上課的他,要定時回家自然是分身乏術的,於是他央求校長到他家視察實況,並允許他在上課時間回家給母親輸乳。校長了解了情況後,當即特准所請 。

他叫李展清,雪蘭莪州丹絨士拔漁村的許多村民,都知道這名孝子。

展清的父親是華裔榴槤小販,元配逝世後, 與印度裔嘉雅再婚, 2003年生下了展清,一家三口住在村裡的一間木板房。

——————————

展清 11歲時,父親病逝。父親生前按照華人傳統觀念, 把房子擁有權轉給了長子。 幸好同父異母的兄長容許他們暫時棲身在這房子。母親到51公里外的吉隆坡國際機場當清潔工, 靠著微薄的收入撫養兒子。母子倆相依為命,生活困苦 。

學校老師憐憫這位純良的學生,替他申請助學金,至2021年杪他中五畢業為止。

2018年,母親因糖尿病和高血壓而導致眼睛病變、雙腳無力,因而摔傷了雙腿。手術後,傷口受細菌感染,出院後因行動不便而遭到清潔公司解僱。

沒多久,母親中風,被送入萬津縣立醫院搶救。在手術室前驚惶等待的展清向神明發願吃素,祈求諸神保佑母親。那幾天 ,他24 小時待在醫院照顧母親,由於醫院沒有素食, 他遂以麵包和餅干充飢,最終因體力不支而在醫院暈倒。

「我的媽媽出院了,需要奶粉、紙尿片、藥;我自己吃的米、食油、咖哩粉……,也快沒了。您可以幫我買嗎?」 他向祝福文化的義務執行長蕭依釗發出了求助訊息,於是蕭依釗便與義工驅車到丹絨士拔漁村探訪這對母子。

——————————

展清的家,窗明几净、地板光潔。客廳供奉著觀音菩薩和關公,大門外則供奉著印度神,神臺與神龕皆一塵不染,油燈閃爍著柔和的熖光。

他每天凌晨 4點半起床,依序揩抹神台、給油燈添油、擦桌子、拖地板、替母親清洗身子、換床單和尿片、輸乳……然後才匆匆去上學。放學回家後, 再次替母親清洗身子、換床單,以防母親背部長褥瘡。

今年農曆新年期間,展清再次致電蕭依釗求助,母親的紙尿片和奶粉用完了。蕭依釗與義工送糧去他家時,展清要求他們載他去萬津醫院一趟。問他何故, 他才告知,母親癱瘓初期,他因替母親清洗肛門以致手指發炎搔癢, 醫生告訴他,糞便含有細菌, 若不戴手套,很容易皮膚感染 。醫院裡的一位女清潔工知道他家貧, 便把病人出院時沒帶走的剩餘手套收集起來定時送他 。其實不僅這名清潔工,其他醫護人員也都很喜歡他 ,因為他在醫院照顧母親時都會幫忙照顧其他病人。

——————————

為阻遏疫情蔓延,教育部將2021年底的中五SPM大考展延至2022年3月舉行。考試期間, 展清的母親病重入院,他被迫在考場與醫院之間奔波, 那種精神煎熬,實非常人所能承受。

3月11日 ,展清致電蕭依釗:「醫生通知我作好準備, 媽媽隨時會斷氣。 如果媽媽走了,剩下我一個人,我該怎麼辦?」一直表現得很堅強的少年,終於忍不住在電話那頭飲泣了起來。

或許展清的母親希望兒子可以把試考好,硬是撐到最後一張試卷考完的第二天,才嚥下了最後一口氣。

展清以最簡單和便宜的方式為母親辦了印度教的葬禮,幸好遠在澳洲謀生的表姐主動承擔了請祭司和葬禮的費用。他為母親「奢侈」了一次,動用了祝福文化捐給他的援助金買了鮮花和祭品。

從為母親淨身、 捧火盤,到點火焚燒遺體,都是他自己處理。他把母親火化後的骨灰,撒進了火葬場旁邊的河流……

這是李展清的故事,一名孝子的故事。19歲的他,往後還有很長的路,如果可以,請此刻的你閉上眼睛,誠摯地為他獻上一份祝福,好麼?

社會關懷

〈祝福文化送可口小餅乾給三福利中心的小朋友〉

/義工小樂

義工曉君說:開學了 ,兒童之家的小朋友需要餅乾。

曉君一直很關心菩提之家的孩子,她最近向祝福文化義務執行長蕭依釗反映了一個情況:「學校全面開課後,菩提之家增加了額外開銷。 學生在休息時間不能去食堂吃東西,但可點餐在課室吃,校方派發了食品單給學生家長,讓家長為孩子們點餐。菩提之家有約30名孩子在上學, 這方面的開銷無形中加重了中心的負擔。如果讓孩子帶餅乾或麵包去學校充餓, 就可省下一筆錢 ……」

祝福文化恰巧收到了善心朋友所捐出的40箱餅乾, 內裡有兩三百小包的全麥和燕麥餅乾,十分香脆可口, 非常適合讓小朋友帶去學校。

我們猜想, 其它有孩子上學的福利中心,應該也會面對同樣的狀況,於是便決定把餅乾也送到其它中心去。這幾天,義工就分頭送了小餅乾去吉隆坡的菩提之家、雪州焦賴的大慈講堂兒童之家,以及八打靈的希望之家。

知悉菩提之家有約10名病人需要成人紙尿片,大慈講堂的小朋友也需要小瓶裝搓手消毒液以便帶去學校用,祝福文化的義工便一道把這些必需品送給了這兩家中心。

助學計劃•原住民孩子•慈心祝福•社會關懷

【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捐款人名單】

〈心有希望,照亮長夜〉

/蕭依釗(祝福文化義務執行長)

2021年,對於許多人是非常艱難的一年。

蔓延的疫情,人心惶惶;反覆的封鎖, 重創經濟,更多貧民陷入困境。

祝福文化雖然資源不豐,但我們依然以著有限的力量持續濟助貧困者、原住民和福利中心。另一方面,我一直惦記著祝福使者們是否都安好,心裡無限掛憂,不意卻收到了他們一筆又一筆的善款。有許多善心朋友在看到祝福文化捐助活動後,也發來簡訊詢問:還需要什麼幫助嗎?

海內外知名作家張曼娟、焦桐、王潤華、淡瑩和永樂多斯等,都繼續支持著我們。

王惠慈、劉利水、 陳傳傑、鄭素秋、陳寶玲、 陳暉教授一如既往的不止自己慷慨解囊,也發動身邊的親友捐款。

有一部份朋友捐款,是為往生的親人做功德,增長福善。

一位專科醫生在歲末突然捐款 一萬馬幣, 並表明不願名字和數額被公佈。收到這位日夜在前線救治病患的好友的捐款, 心情特別感動。除了這位醫生, 也有好幾位朋友要求我們勿公佈他們的捐款數額。

我知道許多祝福使者收入銳減,日子並不好過,他們的捐款,無論多寡, 我們都深深感恩。他們的信任和支持,更令我們不敢停下行善的腳步……

我們一直祈禱疫病早點過去,但一個月,兩個月,一年,兩年……在疫情面前,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多少人還來不及再見,就永別天涯。看來我們還有一段日子得和疫病共存,還需要更謙卑的學習這門人生功課。
一念花開,一念花落。心存善念,即是福源;多行善事,必得善緣。不管前路如何,我們不能失去心安和希望,心有希望,就能照亮長夜,就能揚帆遠航,到達彼岸。

新的一年,願我們大家都平安自在!


2022年度「助學計劃」捐款名單

淡邊妙音凈宗學會、善友團、釋覺心法師、謝誌群合家、曾義全合家、沈墨鈿合家、法界眾生、群愔芳麗雲、慧婷卉安雲、拿督傅子明、陳家母女、劉利水、鄭金妹、陳傳傑、鄭素秋、葉瑞山、余克聰、朱惠群、方素秋、邱瑞蓮、蔡文蓉、李漢仁、黃松奎、鍾幹庭、陳世雲、陳振花、陳振妹、林素瑞、黎瀞繀、王潤華教授、淡瑩、陳暉教授、紀日輝、黃金蓮、李惠杉、桂修弘、李荷琴、王晨偉、李全珂、陳達懷、王惠慈、陳奕愷、陳立嘉、傅翠慧、謝尚橗、許亞翠、蔡美翔、張彩嫦、楊坤足、翟健群、曾亞九、吳智晴、林亞鑾、曽厚德、王小玲、李慧雲、劉秀珍、馬竟倡、鐘靈、鄭向忠、王秀娥、楊映庭、余漢城、鄭誌強、葉彩晶、陳慧菁、王寶琴、張瑃凇、關本益、葉誌勉、黃蘭娘、黎海燕、禤素玲、徐建豐、葉雲飛、鄒翠翠、葉禮豪、葉禮佳、葉禮聞、蔡舒潔、蔡舒恩、蔡舒暄、蔡金山、黃詩彬、李秀媚、謝婉瑩、楊庥愔、莊魏峰、陳瑞珍、魏曉韻、黃重華、李美美、林維謙、萬喜隆、蔡文芳、盧淑婷、盧嘉濤、洪桂花、林克學、曹佩施、何潔貞、吳秀清、林秀玲、許莉貞、陳成鳳、陳佩杏、梁桂滿、蔡喜惠、蘇麗滿、邱森泉、江潤強、伍瑞珠、王寶琴、孔彩芬、李秀琴、劉柏江、丘文威、梁子賢、馮建興、張美玉、葉慧瓊、陳寶梅、鐘雨娣、張康華、謝月梅、陳雪敏、蘇燕芬、李嘉韻、李寶霞、蘇荻介、陳瑞嬌、林玉桂、許寶順、周萍、鍾福進、王秀娥、魏獻前、 黃元微、吳鳳珊、吳幼珠、鍾星傑、關本益、江俊祥、張漢榮、馮玉鳳、劉露娘、鄭慧琪、劉瑞珍、劉戀、黃有為、鄭金、吳澤穎、李慧娟·、潘秀玉、劉榮田、吳肇梅、戴瑞香、鄺柏濃、莊愛芬、黃國友、何修全、黃詩淵、林素花、孔彩薇、錢麗芬、陳雪鳳、許清麗、楊依暻、徐瑞珠、羅筱雲、鄒國發、蔡寶儀、蔡寶珠、陳明洲、龔玉嬌、王明亮、陳蔚波、曾柚心、馬美玲、劉文強、黃華敏、李婷婷、佐藤紀聖、丘春來、敏、蕭依釗、已故吳運芬、已故胡瑞滿、已故侯來發、已故王寶琴、和已故陳健美。

Aurabest Sdn Bhd, Mazwell Sdn Bhd, SME Motor Enterprise Sdn Bhd, Goal Jet Technology, Pioneer Planet Sdn Bhd, Southern Multipack Sdn Bhd, Jurukur Bahan FPS Sdn Bhd, Hygiene Care Product, Leong Hee Family Charity, Leong Family, Yeap and Family, Tan Bee Suan, Koh Soek King, Tan Aik Huang, Loh Wei Ling, Tan Yi Liang, Andrew Sheng, Nancy Teoh, Owen Loh Zeng Ming, Chloe Loh Zhaojin, Tan Yi Yang, Chong Li Fah, Kee Tong Kiak, Ching Lee Kim, Yap Way Meng, Law Chew Yee, Chen Siew Chong, Cherng Siew Chin, Lim Kim Seng, Khoo Wee Bee, Yeoh Ya Ting, Yeoh Shan Xiang, Kam Su Ning, Cheng Kee Heng, Ong Kwee Lan, Chen Ying Hui, Eng Sheau Ching, On Pooi Fong, Chua Mey Ting, On Pooi Choo, Leong Sai How, Chong Hang Khiong, Tee Ping Su, Chuah Teong Tor, Low Saw Hoon, Tang Kwan Ping, Chih Shih Yuin, Chua Yeong Wei, Ng Yoke Choo, Hong Li Pan,  Shum Yin Qi, Loh Boon Foo, Lim Oswen, Lim Grewen,  Teoh Hung Pheng, Boo Chye Heng, Cheah Sooi Yoke, Chow Yin May, Toh Khim Hwa, Beh Bee Gaik, Phang Swee Mee, Chang Tin Yee, Jessie Lee Siew Guat, Lim Chui Hong, and Ng Kin Choong.

 

「祝福原住民孩子計劃」捐款名單(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

優聲私人有限公司、善友團、謝誌群合家、拿督陳忠富、紀日輝、永樂多斯、王寶欽、鍾玉芬、吳青松、黃金蓮、王惠慈、劉利水、鄭金妹、鄭素秋、蔡文蓉、陳振花、陳振妹、葉瑞山、葉建英、塗溧蕓、劉寶燕、楊瑞珍、劉秀珍、鄭俐虹、莫景怡、莫婧寧、葉玉英、淩美香、黃漢強、紀通傑、林素蕊、謝文軒、陳雅明、李秀鳳、萬喜隆、黃梓軒、黃梓權、林澤凱、林澤薪、羅筱雲、蕭依釗、已故鄒凱欽、和已故王寶琴。

Bon Li Teng (Donation Bon Family), Tan Kun Cheng & Family, Kelly Chuan Yap Kam & Family, Tan Aik Huang , Cassandra Tan Chiu Hong, Tan Kim Thin, Liew Chiew Lin, Ooi Shau Lim, Auntie Keem, Ko Soek King, Loh Choong Leat, Tan Suat Neo, Woo Hin Pun, Ooi Min Fong, Vince Chin, Ooi Zi Xuan, Wong Ting Lik, Tee Ping Su, Tay So Chin, and Jessie Lee.

 

「社會關懷」捐款名單(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

謝誌群合家、陳峰文合家、釋覺心法師、釋見德法師、黃漢強夫婦、拿督陳忠富、黃金蓮、謝尚橗、張彩嫦、陳傳傑、葉金龍、黎瀞繀、蔡文蓉、孔秀華、邱瑞蓮、葉瑞山、依珍、黃招萊、魏美萬、劉秀珍、鄭素秋、陳寶玲、陳慧華、林建達、黃順坡、阮紅棠、姚建明、姚文奕、翁金娥、徐莉嘉、李漢仁、林美虹、李惠杉、郭佩娟、莫景怡、林瑞雲、莫婧寧、敏、林燕珠、姚文康、黃梓樣、林超釧、林燕仙、阮虹棠、陳雪莉、彭玲玉、馬美玲、翟健群、黃海洋、黃夏天、李美真、魏美萬、黃國友、邱賢眉、陳炳文、陳慧菁、黃秀琴、黎海燕、楊瑞珍、李秀媚、江俊祥、楊映庭、羅月香、黃有為、郭碧梨、劉天吉、林建安、黃詩淵、蘇燕芬、萬喜隆、陳曉雲、林超釧、欣雲、龔玉嬌、羅筱雲、吳協锜、蕭依釗、和已故王寶琴。

Kelly Chuan Yap Kam & Family, Tan Kim Thin, Tiew Teck Yein, Beh Hooi Keang, Sim Biow Hee, Tan Aik Meam, Tan Yi Shien, Kueh Meng Ho, Aw Kien Sin, Chua Yeong Wei, Irene Chee Ai Lin, Chong Tian En, Jessie Lee Siew Guat, Choy Mun Hui,  Lew Yet Hsiang, Wong Chow Lai, and Rita Sim .

 

「慈心祝福」捐款名單(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

黃漢強夫婦、葉瑞山、龔玉嬌、莫惠珠、裴英燕、江有敏、歐健新、萬喜隆、江先瑛 、梁肇圖、羅筱雲、已故王寶琴、已故莫亞金。

Kua Mee Tian & Family, Hiew Voon Wei,Jessie Lee Siew Guat.

 

隨喜樂捐者(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

雄文慈善基金會、陳峰文合家、羅宇國夫婦、鄭金妹、黃金蓮、鄭向忠、賴佩雯、林超釧、吳運芬、顏琇枝、曾美燕、鄭茲珊、陳美錂、江潤強、姚秀美、林日萍、蔡貴枝、祁毓里、林美葒、周筠軒、朱化庚、陳俊龍、歐健新、劉建宏、已故洪如玉、已故莫亞金。

Fuhui Dhamma Mitta, Cassandra Tan Chiu Hong, Lim Bee Eng, Chow Kok Yew, Chua Bee Lian, Khan Pei Leng, Lim Siew Eng, Lim Lee Ling, Tay Chong Ming, Goh Pey Hoong, Lim Lee Fah, Cheh Hong Kit, Loh Hwei Chez, Beh Hooi Keang, Teo Sai Le, Tee Yan Yan, Tan Siew Peng, Tay Eek Poei, Choy Yee San, Lee Yeng Hui, Lee Koi Eng, Loo Bee Wah, Liw Poh Yen, Chuan Sri Seng, Looi Hong Weei, Yong Mei Lan, Teo Sai Lee.

 

社會關懷

〈 給大慈講堂的小朋友送暖〉

/義工小樂

星期天(2022年1月16日)的傍晚,祝福文化和吉祥義工團來到了吉隆坡大慈講堂兒童之家。

我們趕在孩子們的晚餐時間前送來了熱食、 包子、巧克力、各種乾糧以及新衣服。

義工潘來吉擅長烹煮美食和製作包子, 他常常以包子和福利收容中心結緣。

由於華人新年跫音臨近,因此祝福文化義務執行長蕭依釗特別準備了新衣服贈送給小朋友,潘來吉則給他們現場發放紅包,小朋友們都顯得興高采烈。

較早前, 潘來吉也送了熱食和包子給杭邦緬甸難民孩子中心,這是為了彌補他在上月中因為道路被水淹無法依約送熱食和包子給難民孩子的遺憾。來吉也給難民孩子們發送紅包,讓他們感受到了華人的傳統文化與習俗。

社會關懷

祝福文化基金會,捐助直涼13戶災民

(吉隆坡17日訊)彭亨州直涼鎮郊區一個只有13戶人家的小村子在去年12月19日被洪水侵襲, 災情相當嚴重, 但卻受到當局忽略。

這個村子住著一戶印裔家庭及12戶住在廉價屋的巫裔 。

祝福文化基金會聞悉情況後,立即籌備賑災物資和尋找有四驅車的義工協助運載物資到災區。善心人士拿督陳忠福和紀日輝聞訊後,分別捐款1萬及2000令吉。

近日,祝福文化基金會義工到該村向13戶災民捐贈援助金、乾糧、衣服、電器、書包和麵包。

印度裔單親媽媽斯爾華古瑪莉獨力撫養兩子女。由於她的住屋靠近河邊的低窪地,12月19日河水泛濫, 把他們的小屋子淹沒,家中衣物電器全被水毀壞。同時,巫裔居住的兩排廉價屋也被水淹4呎。

當這些馬來和印度裔同胞看到素不相識的華人義工去援助他們時, 非常感激。其中一位巫裔婦女更感嘆,這才是真正的「大馬一家」。

(原文刊於2022.1.18《星洲日報》。)

社會關懷

《真正的「大馬一家親」》

/蕭依釗 (祝福文化義務執行長)

「我是安吉拉。我家淹水,我家的東西全毀壞了!電器全部壞了!老師可以捐一些東西或食物給我們嗎?」

2022 年元旦收到的第一個手機簡訊,是一位15歲印度裔女生安吉拉的求助簡訊。

安吉拉和母親斯爾華古瑪莉及11歲的弟弟住在彭亨州直涼鎮一個偏僻的小村子。這個村子除了他們一家, 還有12戶住在前面「人民廉價屋」的馬來人 。由於住屋靠近河邊的低窪地,12月19日, 河水泛濫, 把他們的小屋子淹沒了。兩排「人民廉價屋」也被水淹4英尺。

或許是因為村子過於偏僻,外界鮮少人知道這裡發生水災,沒有人來援助他們,徬徨無助的安吉拉才向曾經幫助過她的義工發出求助簡訊。

彭亨州許多公路被大水損毀,必需駕四驅車, 才能確保安全去到安吉拉的村子。我向兩位熱心公益的企業家朋友拿督陳忠福和紀日輝先生詢問他們是否有四驅車, 他們雖然沒有四驅車, 卻主動捐款贊助我們的賑災行動 。印度裔義工Dave 願意載我們去, 但他7天後才有空。

1月7日, 義工翠群、曉君和我乘Dave的四驅車往約200公里外的直涼鎮,車後是我們為安吉拉一家及12戶馬來災民所準備的乾糧、T-恤、電器、書包和麵包。

安吉拉家境清寒,全家靠母親斯爾華在民防部隊當合約職工的微薄工資糊口。她們住的屋子和旁邊的空地是外祖父留下的。這間小屋子十分簡陋──四面土牆加鐵皮屋頂, 沒有卧室、廚房隔間,老式蹲廁在屋子外面。整間屋子最「華麗」的是嵌在地板富有印度風格的彩色圖案瓷磚。

家裡的電器、 衣物、書籍等都被洪水毀壞了,只有一些金屬用具未被損壞。

斯爾華說,屋子外面的積水未退,未來幾天仍有大雨,洪水隨時再來襲, 東西能放多高就放多高。

望著掛在門上兩邊的鐵鍋, 我們不覺得好笑, 反而心酸。

安吉拉從小就在華文小學唸書,現在就讀關丹市中華中學初中三, 所以她的華語極流利標準,
她的弟弟也是在華文學校求學。

貧困的安吉拉一直得到華社熱心人士資助學費。

水災發生時, 學校因疫情尚未開學,安吉拉在家,和家人一齊無奈的看著水位上漲,一齊逃難到母親朋友家。在敘述當晚的水災時,她顯得仍心有猶悸。

安吉拉是個乖巧的女生, 很得師長的疼愛。她家受災的消息漸漸傳出,直涼華文小學家教協會主席和朋友送了一台電腦、煤氣爐和兩張床褥給她。接著有一位華人前來分派RM 130 給13個受災戶。與其他災區相比, 他們這裡算是冷清的。

我們這四個「遲來的捐獻者」, 一家一戶的敲開窄小的廉價屋, 通知馬來朋友來領取賑災品和「紅包」時, 他們顯然有著意外的驚喜。尤其是小朋友,他們非常喜愛我們贈送的T-恤。有個天真無邪的小女孩領了衣服後,又跑回來對我們說:「我弟弟不在家, 可不可以也給他一件?如果他沒有,他會很傷心的。」

我刻意把捐款放在「紅包」裡敬送給印度和馬來朋友 , 因為華人新年即臨,發「紅包」是華人新年的傳統,我想讓友族朋友感受來自華人族群的善意和關愛。

和藹可親的馬來母親Kak Wan讚嘆:「這才是真正的『大馬一家親』呢!」

(2022年1 月15日)

Page 3 of 11« First...«2345»10...Last »

网上表格

  • 助學計劃
  • 護苗計劃
  • 慈心祝福
  • 社會關懷

最新文章

  • 〈大山裡的孩子〉
  • 〈45名「祝福使者」和30名「吉祥義工」到霹靂送暖〉
  • 〈佛光山上,依然山花燦爛〉
  • 〈因為一段情,戀上一座城——隨筆記述義工鄺文良〉
  • 2022祝福文化尼泊爾探訪團(三)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