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stwishes 祝福文化 -
  • 首頁
  • 助學計劃
  • 原住民孩子
    • 護苗使者
      • 簡介
      • 護苗使者名單
      • 914勞勿探訪團
      • 824文冬探訪團
  • 專欄
    • 感悟心
    • 情自在
    • 常關懷
  • 慈心祝福
  • 社會關懷
  • 簡介
情自在

《魔法少女》(十七)

我和山擁抱,
我和海擁抱。

每一次的擁抱,
心靈都更靠近彼此多一些。

如果有一天,
失去了擁抱,
我會很難過。

圖:阿果
文:章魚燒

#魔法少女70日
情自在

《魔法少女》(十六)

嘿,你有好好的對待自己麼?

我每天給自己澆水、曬太陽,
開花時,蝴蝶、蜜蜂就會到我身上來了。

圖:阿果
文:章魚燒

#魔法少女離世六十三日
感悟心

《你已坐了多久?快起來動一動吧!》

/蕭依釗

久坐是人類新殺手!」這是近幾年來專家們不斷提出的警示。

可是儘管許多人知道「久坐不動 」的害處,但他們並沒有明顯的要改變久坐的習慣。而且研究報告還揭露,現代人比10年前每天多坐一小時對著手機或電腦熒屏。

尤其是疫情爆發後,為了防疫而頒布的各種行動限制和封鎖措施,包括居家工作、網購取代逛街、手機簡訊代替了走去和同辦公室同事的面對面交談,這些新常態皆令人們坐在椅子上的時間更長了。

各國研究都證實,「久坐不動 」損害健康。只要我們一天超過6小時坐在辦公室椅子、家裡的沙發上或汽車裡,就可能讓自己陷入肥胖、癌症、糖尿病、心臟病、慢性腎臟病以及早死的危機。

過去科學家曾經推算,抽一根菸,可能折損11分鐘的壽命。但澳洲研究人員計算,多坐1小時的傷害約等於抽兩根菸,也就是減壽22分鐘。

美國癌症協會研究發現,女性只要每天坐超過6小時,就比每天坐少於3小時的人,早死於各種疾病的風險高了37%,男性則高了18%。

英國研究發現,坐著最久的那組人比坐得最短時間的人,罹患心臟病與糖尿病的機率多一倍。同一研究也發現,相較於一天坐不到3小時的女性,每天坐超過8小時的人罹患慢性腎臟病的風險多了30%。

為避免員工久坐 , 一些著名公司,包括Google、Twitter、Facebook等已經提供站立式辦公桌供員工選擇。例如:Facebook約2000名員工中,就有200~250人選擇站立式辦公桌。此外 ,有公司如BMW提供抗力球取代辦公椅,員工坐在滾來滾去的抗力球上工作。

我記得,當我看到Google的站立式辦公桌照片時,還和同事興奮討論我們基金會未來的工作型態。 我們憧憬擁有可升降的工作台,讓我們可以站坐交替地辦公。

可是美國心臟病學會期刊最新的研究報告,破碎了我們的小小夢想。

這項研究結果顯示,對久坐的人來說,以站代坐並不能抵消傷害。這顛覆了之前的觀點。

報告提到,用1小時站立來取代1小時坐,僅僅對於每天坐的時間不長的人來說,有微小的好處,可略微降低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風險,但是對久坐(即每天坐超過6小時)的人來說卻沒有這個作用。只有劇烈運動才能有效彌補久坐損傷。報告對劇烈運動的定義是:「讓你呼吸更用力或抽吸或喘氣的運動量。」

報告撰寫人明確提出:「以站代坐沒有用,必須以動代坐。」

有專家建議,上班時,在手機設定時間,每坐45~50分鐘,起身動一下。只要站起來或伸展一下,就算短短一分鐘,也有作用。

人體結構原是不適合久坐的。你已經坐了多久?趕快起來動一動吧!

(25.9.2021)

情自在

《魔法少女》(十五)

花精靈來找我玩。

我們一起去了小溪游泳,
去找榕樹伯伯,
找野狼、找狐狸。

夜裡我做了一個夢,
夢裡我們在一個漩渦裡快樂地旋轉,
然後我笑著醒來了。

圖:阿果
文:章魚燒

#魔法少女離世五十六日

感悟心

《疫情下,月亮圓》

/ 蕭依釗

2021年的中秋,疫情依然籠罩,陰霾揮之不散。這樣的情境,完全感受不到佳節的氣氛。

我進到辦公室後,前後收到了兩位中國好友的短訊和電郵,一是報告文學作家、媒體學者錢鋼,另一是知名作家王安憶。他們不約而同的想要捐錢給祝福文化,希望可以幫助貧困地區的孩子們。王安憶說:「馬來西亞的疫情未見消停,很掛念您,也掛念祝福文化,在疫情中如何排除萬難砥礪前行,一直想略表心意……」遠方捎來的信息,讓我心裡湧起一股暖流。

下午,收到了祝福使者陳傳傑先生的來訊,同樣是要捐款給祝福文化,我再一次深受感動。現下沙巴疫情極為嚴峻,我一直都很擔心他的安全。我知道這段時間他並未歇著,帶著工人在芭場裡拓荒翻種,他兒子在沙巴州邦邦島開設的渡假村想來必然也因疫情而陷入了膠著狀態。此時此刻,他心心念念依然是想著透過祝福文化幫助其他人,怎不叫我感動?

在這艱難時期,有不少祝福使者持續在捐款,像鄭素秋、葉金龍、劉天吉、羅碧娥、梁月香等(無法一一列出大家的名字,真的非常抱歉),除了感動,還是感動。我想起了林美虹在電話中,興奮地告訴我終於成功遊說她的一對兒女加入祝福文化的行列。我當下有種感覺:祝福文化真是一個大家庭啊,而我也很高興可以擁有那麼多的家人。

夜裡回家,車外一輪圓月緊緊跟隨。疫情底下的中秋,月亮依然還是那麼圓。

(圖為友人所攝,借來一用。)
情自在

《魔法少女》(十四)

我還是嬰兒的時候,
媽媽把我抱在懷裡。

太陽摒住了呼吸,
輕輕撫摸我的臉。

我喜歡媽媽,
也喜歡太陽,
一直都喜歡。

圖:阿果
文:章魚燒

#魔法少女離世四十九日
感悟心

《曬太陽、 維生素D、抗病毒》

/蕭依釗

一天中午,路過商區,驚見一名相識的店主頂著烈日在路邊做伸展運動。我好奇的停下腳步,問他: 「天氣這麼熱,你不怕中暑麼 ? 」

「沒顧客上門,就偷閒做運動。聽說讓正午的陽光曬背部和手腳30分鐘,身體就有足夠的維生素D去阻擋Covid 病毒 ……」

有一位朋友淑姐幾年前就提倡「曬太陽論」,常常勸人在上午10時在陽光下運動30~60分鐘。

確實有美國等國家的科學研究發現,每天早上10時到下午3時之間,讓手臂、腿部或背部曬5到30分鐘的太陽,可讓身體合成足夠的維生素D。

但我個人認為,這些研究是在溫帶國家進行的,那裡陽光和紫外線沒那麼強,而馬來西亞接近赤道,陽光長年照射,紫外線較強,在10時後曬太陽,皮膚易曬傷。以馬來西亞的紫外線強度 ,宜在上午10時前,或下午4時之後才曬太陽。

我們不能忽視一些專家提出的警示,過度的曬太陽,會使皮膚老化、長黑斑等,如果經常曬傷,可能會導致皮膚癌,包括致死率的恶性黑色素瘤(Melanoma)。

我認同適度曬太陽對身體有益。當皮膚暴露在陽光下時,身體會自然產生維生素D。維生素D有以下好處: 可以幫助身體吸收和保留鈣,保持骨骼強壯、可降低患失智症和阿爾茨海默氏症的風險、可預防或延緩糖尿病的發作、可減少炎症以及心臟病和腎功能差的併發症等等。

新冠肺炎爆發後,維生素D更是備受重視。根據美國的一項報告,體內維生素D濃度足夠的人,相較於缺乏維生素D的人,能降低感染新冠肺炎的機率。專家指出,病毒首先攻擊呼吸道黏膜, 而維生素D能增強呼吸道黏膜的健康,也可以調節身體免疫力, 可抵御新冠病毒。

科學研究顯示,維生素D可減少人體免疫系統對病毒的過激反應。這一點可能在危重患者身上尤其關鍵,因為危重病人由於其免疫系統為抗擊病毒而發起的「細胞因子風暴」往往會導致肺部嚴重損傷。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有10億人缺乏維生素D。專家指出,如果人們不能靠曬太陽來得到維生素D,就必須從食物或補充劑來攝取足夠的維生素D。含豐富維生素D的食物包括魚類、蛋黃、黑木耳、藻類、香菇等。不過,由於人體的吸取能力,維生素D是很難完全依靠飲食來補充, 可能要食用維生素D的補充劑。若使用補充劑,建議成年人以400-1000IU為一個基準,不能過量。

總而言之,不論是在疫情期間,或平常的日子,足夠的維生素D,是人體健康必需的。於適當的時間在戶外走動,「適度」的曬曬太陽, 對身體是好的。

(2021.09.11)
情自在

《魔法少女》(十三)

學校假期,
我搬到樹林裡去住。

媽媽很不放心,
我告訴她,
不用擔心,
小鳥會照顧我的,
牠們每天會摘兩顆棗子給我當早餐。

圖:阿果
文:章魚燒

情自在

《魔法少女》(十二)

我最喜歡我的動物朋友了,
他們都只有一種臉孔。

圖:阿果
文:章魚燒

#魔法少女離世三十五天

感悟心

《行善,能增強免疫力》

/ 蕭依釗
 

在Delta 毒株出現之前,醫學專家們告訴我們,只要超過 60%的人民打了新冠疫苗, 就可以達到群體免疫,就能恢復正常生活 。我們都相信了,很聽話的去打疫苗。

但隨著Delta毒株在全球凶猛傳播,疫苗的保護率在下降中,打了疫苗後發生的突破感染案例越來越多。好幾個國家已宣佈要為部份人群打第三劑加強針。

科學家發現,接種2劑疫苗者染疫後,鼻子和喉嚨中的Delta 病毒量和未接種疫苗感染者的一樣高,因為疫苗是在血液裡產生免疫力,但無法增強鼻腔和呼吸道的免疫防線。他們被迫接受一個令人沮喪的事實 :「疫苗無法預防病毒傳播」。

越來越多的科學家開始意識到,想要抵御新冠病毒,不能單單依靠抗體,還需要增強自身天然的免疫力。事實上,除了疫苗,人體還有天然的免疫力,可以幫助抵抗病毒。

強壯的免疫系統是抵御病毒的最好屏障,而人體內的干擾素(Interferon)和免疫力有著密切的關係。干擾素是細胞在被病毒或病原菌入侵後所產生的活性蛋白,具有廣泛抗病毒和免疫調節作用。因此,干擾素的水平越高,抗病毒能力越強。

科學家指出, 除了攝取均衡的營養、 適度的運動和規律的作息之外 ,人們的心態和思想意識對干擾素的水平也會產生影響。據美國科學院的基因研究報告,利他型的人體內,干擾素分泌水平提高,抗體產生能力增加了30%左右;而享樂型的人抗體產生能力,減低了20%。

利他型的人,會更多地想到他人,會因為幫助了別人而開心。享樂型的人偏向以自我為中心,為自己享樂而開心。

利他型或利他主義者都是善良的人。另一項研究發現,善良的人壓力賀爾蒙濃度較低,身體的防禦機制也會平穩下來。善良的人憂鬱程度較低、比較不容易寂寞,且更快樂。

美國心理學家斯蒂芬妮.普雷斯頓(Stephanie Preston)說,善良甚至可以改變我們的大腦。當我們做了好事,獎勵機制中的伏隔核會變得活躍,效果跟我們吃下一顆巧克力類似。而且當我們的善意獲得回應,像是對方的一句感謝,或是一個微笑,都會讓我們的大腦釋放催產素——讓你覺得開心的激素。

研究也發現,真心誠意的善舉,更能帶給你好處。

這些西方科學家的研究結果,與佛教的「因果」和福報定律相符。佛家相信,善因善果,做多少善事,就會有多少功德福報。

如要增強自己的免疫力,時刻心存善念、多做善事不失為一種方法。

Page 4 of 13« First...«3456»10...Last »

网上表格

  • 助學計劃
  • 護苗計劃
  • 慈心祝福
  • 社會關懷

最新文章

  • 〈請捐助不丹的孩子〉
  • 2022祝福文化尼泊爾探訪團(一)
  • 〈緬甸與尼泊爾小朋友離散故事〉
  • 東海岸大水災中——守護原住民的志工
  • 〈聖誕節前,送巧克力和餅乾給孤兒、長者們〉 ——祝福文化 第十二次送暖「生命的起點」孤兒、老人院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