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stwishes 祝福文化 -
  • 首頁
  • 助學計劃
  • 原住民孩子
    • 護苗使者
      • 簡介
      • 護苗使者名單
      • 914勞勿探訪團
      • 824文冬探訪團
  • 專欄
    • 感悟心
    • 情自在
    • 常關懷
  • 慈心祝福
  • 社會關懷
  • 簡介
情自在

《綠蝶翻飛的季節裡,我們說再見》

/ 葉偉章

親愛的G:

不知不覺間,2021竟已來到了尾聲,悄無聲息的,如午後進入家裡的陽光,原以為它一直都定格在牆上,又或攀附在陽台翠綠葉片上,卻在偶然不經意的一瞥眼間,才驚覺它早已褪去,徒剩一室的黯然。

這真是困頓的一年啊,原以為我們只是失去2020,不意竟連2021也給賠上了。在這身體被禁錮靈魂卻流離失所的壓抑氛圍裡,妳離開了。

妳離開的前兩個月,曾來電與我道別。趁著我還有點力氣,我想和你說再見,妳在電話那頭以著爽朗的語氣如此和我說。我也故作輕鬆地回妳話,彷彿只要繼續若無其事,日子就可恢復平常,妳就會不藥而愈突然好起來。妳說是來道別的,但直至電話掛上,我都沒與妳說再見。

後來,妳傳了一張照片給我,妳的近照,羸弱消瘦憔悴的妳。照片下妳留言:不要嚇著了。當然我沒告訴妳,我其實被嚇得宿夜難寐。那不是我認識的妳。

(那不是,我認識的妳。)

再後來,我就聯絡不上妳了。

妳離開時正是疫情幾近失控的險峻時刻,殯儀館嚴格控制著人數。妳母親來電,說是可以給我通行證送妳最後一程,我和她說不了,因為我家裡有更重要的人需要守護。我說了一半的實話,另一半我沒說出口的是,我其實仍未準備好與妳道別。

(我不知,該如何準備。)

妳離開數月後,一切喧鬧歸於平靜後,我和BL 相約一起去看妳。我們走進了那座新蓋的靈骨塔,在安靜得彷彿置身於異次元世界的塔裡轉著圈找著妳的牌位。然後我們像鄉巴佬似的研究著牌位的結構,像郊遊似的東拉西扯胡說著些甚麼,像妳仍活著而我們仨又回到青春張狂的流光歲月裡似的喧鬧著……如此這般一個下午過去,直至離開我依然沒與妳說再見,至於BL 有否悄悄與妳說些甚麼,我就不得而知了。

(我堅持,不說再見。)

BL 向我揮手直接離去。我坐在車子裡,視線被不遠處墳塚區裡的一棵樹給吸引住了。應是一棵菩提樹。風大,樹上的葉子彷彿下一秒就會被吹離樹稍似的,千百隻綠色的蝴蝶同時展翅,爾後卻又迅速被拉回到枝上,如此反反覆覆,始終未能飛離。

(那妳呢?離開了肉體的妳,是否也就自由了?)

立德問我可不可以寫一封信,與2021 道別,我於是想起了妳。是呀,2021要離開了呢,想來在與它告別的同時,我似乎也不得不和妳說再見了。原來有些事,並不是堅持就能達成的;並不是我堅持不道別,妳就會留下的。

人到中年,似乎不得不接受,原來人生原就有這許多無可奈何。

(於是我們不得不,說再見。)

對了,忘了告訴妳,我明年有作品呢,希望妳可以一如既往地來看我的演出。再見,我們到時見。

(再見。)

與妳同月同日生的Y

(原文刊於2021.12.31《星洲日報》。)

情自在

《2022的第一篇文》

2022元旦,經歷了風雨飄搖的兩年,新的起始成了我們殷切的盼頭,盼著否極得以泰來。

我和蕭總、竹筠說,咱們來寫回顧文吧,竹筠面有難色回我:就…… 只是對著電腦呀……。2021年最後一日,蕭總來電,劈裡啪啦說了一大堆,關於近日大雨災情又再告急,關於她那分身乏術的行程,關於……,我後來忍不住打斷她:所以?

所以,嗯,所以,無法交稿……

其實我也開了天窗。祝福文化探訪團,一直是我們的活動重點,這兩年的動彈不得,還真的把重心也給綁架了。如果真要說,就是社會關懷的部份,蕭總偶爾會帶些義工去派糧,但這部份我並未參與,是故無從下筆。

我始終惦念的,是那些助學團的長輩與朋友,並沒有甚麼特別想說的話,就只是希望他們都安好。這兩年下來,大抵許多人都會領略到平安健康其實就是最大的幸福。

於是我問徐莉嘉,有沒有以曙光為主題的照片,她在三十秒裡傳了幾十張給我。我挑了其中一張,她說是在五條港拍的,還說可以找一天帶我去看日出,我連忙搖首擺腦,大叔我可是寧願睡覺的噢。

2022元旦呀,就祝大家新的一年迎來曙光,逐漸照亮我們每一位往後的日子。

祝願:安康

文:葉偉章
圖:徐莉嘉

可能是包含下列内容的图片:水域、天空和大自然
情自在

【中年大叔學寫小學作文】

《春曉》 / 章魚燒

 

晨醒,天已亮透。

金黃色的陽光灑在草坪上,恣意如青春。鳥啼聲交匯成曲,你細細地分辨著,有八哥,有白頭翁,那嘰嘰喳喳的定是小麻雀。

你伸了個懶腰,卻仍不急著起床。你倚著床頭,看著窗外四四方方的世界。這讓你聯想到了「井底之蛙」的故事。那隻以為天只有井口大的青蛙,不曉得現下去旅行了麼?你不覺牽動了一下嘴角。假日沒事,就該像這樣無思亂想一番。何必拘泥。

你注意到鮮綠色短草上泛著水光,因著水珠滑動而閃爍成細細小小的碎鑽。你想起了昨夜的那一場雨。你入睡前一直聽見雷聲轟轟,雨的氣味挾帶涼意飄入你房裡,你在不知覺間沉沉睡去。草坪上好些九重葛的花瓣,想來就是被那場雨給打落的。真的有好一些,當然是無法細數的,就那樣無辜地靜躺著,身上多碎裂不全。你覺得落花確實有些可憐,但綴在草地上其實也挺好看,那紫的、黃的、白的、粉色的,彷彿就是草地的腮紅、唇彩,將綠地妝點成標致的大姑娘。

雖然掉了好些,但那九重葛的樹上,還是掛著許多花的。依然像母儀天下的皇后般,張著雙臂穩健地矗立在院子裡。

你猛然坐直了身子,把一床被子收好後即輕盈步出房間。春光如許,怎好辜負?

想來,這將會是美好的一天。

————————————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唐】【孟浩然】

 

情自在

種日子的鋼索玩家 ——陳慶佑《種日子的人》讀後感

/ 葉偉章

初識慶佑,他是馬戲團裡的鋼索玩家。那時我剛進報館,其中一項工作即負責接待由知名作家張曼娟領軍的作家團。張曼娟老師於1996年成立了紫石作坊,那是台灣第一個作家經紀人公司。2001年紫石作坊出版了《馬戲團》;2003還是2004年時,「馬戲團」成員受邀來馬演講。就是那時,我初遇慶佑。

時隔已久,許多事我早已記不清,不知怎麼腦海裡卻殘留了我和慶佑穿梭在美嘉美食中心的畫面。美食中心的名字叫「明天」,不過它的明天沒有持續太久,幾年後就拆遷了。印象中慶佑當時好像穿了一件背心,反正感覺就是要迎合南洋炎炎夏日天的著裝。畫面裡,我看著他的背影;另外還有一幀畫面,是我們桌上擺著的燒烤魔鬼魚。我和慶佑是投緣的,或許,換個說法,慶佑是很平易近人的,我記得當時我說了許多,他有種可以然人安心的特質,暖暖地在身旁烘煨著,不自覺就會卸下心防。

他回到台灣以後,我們繼續著各自的生活,並未特別聯繫,但我有看他的作品,如《小島的童話食譜》、《禮拜三的糕餅課》,從他的文字裡感受他的溫暖。

後來,有了臉書,我們即可更輕易地看見彼此的生活。我和他的共同朋友 PJ 不止一次與我說,慶佑的文字真好,很平凡的事他都可以寫得很精彩。我也不止一次點頭認同,沒說出口的話是——好得叫我們這種資質平庸的自嘆弗如。

但如果你看過了他《種日子的人》,就會知道他文字的好、他生活中的愜意,其實都不是憑空降下的。《種日子的人》收錄了他十年間的隨筆,記錄了他生活的變化與心路歷程。他踏踏實實地做好每一件事,如同鬆土、撒種、澆水、施肥般,把日子當成了栽植物,用心地過著每一天。於是我明白了,為甚麼日子是種出來的。

讀著《種日子的人》,發現自己和慶佑其實有許多共同點,個性上的、想法上的、觀念上的;當然也有迥然不同的180度,譬如我絕對沒有他的那份冒險精神。四十歲以後,我也同樣過起了歸隱生活,但卻沒有勇氣像慶佑那樣直接搬到鄉下去,於是唯有厚著臉皮說自己是大隱隱於市。農村生活,並不像李子柒濾鏡底下的唯美仙境,慶佑讓我清楚明了採菊東籬下的真實樣貌,以及所需付出的時間與代價。

翻著《種日子的人》,我不自覺就和自己玩起了小遊戲——這是獨生子的天賦,凡事都可自得其樂一番,一般人未必學得會——因為是臉書的記錄形式,所以我一邊讀著一邊期待自己生日的出現。不要問我這樣的遊戲有甚麼樂趣,或許你可以自己試一試,看看某一年自己的生日另一個人正做著甚麼。這種時空平行的畫面,讓我覺得很有趣,彷彿把電影中的蒙太奇植入了真實的生活裡,又或者說,我們都生活在電影中。書讀了過半,才終於等著了我的生日,是一篇關於木雕淨瓶觀音的文章。這結果我很滿意,彷彿是扭蛋時剛好掉下了不錯的玩具,有種莫名其妙的滿足感。

有時會有種錯覺,彷彿我正通過這書與慶佑對話,於是我們一起聊了許多。我專心致志地聆聽著他的生活點滴,偶爾點頭稱是,偶爾發出一聲微嘆。我在月前痛失一名摯友,直至她離開多時,我依然憤懣,依然難以原諒她輕信不該信的人,我堅持她是因此賠上一條命的。然而慶佑通過《種日子的人》,語重心長地與我說:「那是他的人生,我們只能欣賞不能插手。」我怔仲了半晌,一時間不知該如何回話,許久,才終於在夜裡,緩緩地點下了頭。

讀完最後一頁掩上書本時,一股微微的悵惘失落從心底冉冉升起,彷彿美好的相聚又到了暫別的時候。忍不住斟了杯紅酒,輕聲地說了句:期待下次再聚。

(2021.11.16)

情自在

《牽手的故事》(四)

/ 章魚燒

那是中國廣東省裡的一所小學。

每天放學時段,老師們就會到校門口,手牽手築起一道人牆,確保孩子們安全離開。沒有車子可以不耐煩快駛,也不會有孩童突然衝出馬路。

老師們以堅持,換取孩子們的安全。

如此文化,在該校已「傳承」了二十年。

從來,最美的風景都是「人情」。

這回我們真切地看見了。

(中國廣東省珠海區康樂村真#牽手的故事)

2018.03.22
情自在

《魔法少女》(二十一)

我知道你一直都在,
都在陪著我。
在陽光下,
在微風中,
在溫暖而安靜的午後。

你會在凝固的時間裡,
伴著我,
直至我慢慢老去。

我知道。

圖:阿果
文:章魚燒

#魔法少女離世98日

情自在

《牽手的故事》(三)

/ 章魚燒

他不認識她,但他牽著她的手。

她在夜裡獨自一人遊蕩,忘了家在哪裡,也忘了家人的電話,只知道自己的名字。

他發現了她,於是牽著她的手,在暗巷裡一起找回家的路。

他用人臉辨識系統找到了她的家,但她不認得。

他陪著她,安撫她的焦慮與不安,直至家人回來。

她是個患有失憶症的老奶奶;而他,則是溫暖的員警。

輕輕一個牽手的動作,如冬日裡的暖流,在冷漠的社會裡緩緩流淌著。

因為,有愛。

(改寫自2016年台中真人實事。)

2018.03.20

情自在

《魔法少女》 (二十)

有些話,
千言萬語,
始終難以說清,
譬如心裡的愛與愁。

有些人,
千絲萬縷,
無論多少磨合,
因為愛而緊緊連繫著。

圖:阿果
文:章魚燒

#魔法少女離世91日

情自在

《放手》

/ 章魚燒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龍應台—

孩子學走路時,你牽著他的手,然而終得放開,他才能邁開腳步。

孩子學騎腳踏車時,你若一直緊扶車身,那麼腳車只能晃晃擺擺,永遠不會有破風之姿。

你無法代他上學,無法替他工作。有些路啊,終究只能一個人走,龍應台說了,但其實你早知道。

放手,並不意味著你和孩子失去了緊密聯繫;而是,讓他更早學會獨立。

放手,是為了讓孩子走更遠的路,讓他在沒有你陪伴的日子,也能過得很好。

放手,原來是一門藝術。

2018.03.19
情自在

《魔法少女》(十九)

齟齬時掉落的言語,
細細碎碎像一地的蟻,
漸漸漸漸就形成一道楚河,
把你我隔在漢界的兩岸。

如果可以,
我想養一隻食蟻獸,
或許我們就可回到從前。
回到,面對面的從前。

圖:阿果
文:章魚燒

#魔法少女離世84日
Page 2 of 6«1234»...Last »

网上表格

  • 助學計劃
  • 護苗計劃
  • 慈心祝福
  • 社會關懷

最新文章

  • 〈請捐助不丹的孩子〉
  • 2022祝福文化尼泊爾探訪團(一)
  • 〈緬甸與尼泊爾小朋友離散故事〉
  • 東海岸大水災中——守護原住民的志工
  • 〈聖誕節前,送巧克力和餅乾給孤兒、長者們〉 ——祝福文化 第十二次送暖「生命的起點」孤兒、老人院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