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工小雪

6月20日下午,卡蒂卡到馬大醫院復診 。在等候期間,她臉上始終展露燦爛的笑容,這與她在兩年半前在馬大醫院初次求醫的時候判若兩人。當時她每隔一周就須到醫院接受矯正手術,每次都得忍受徹骨劇痛,所以那時的她一到醫院眼神裡就流露著掩不住的恐懼。

這一次,現己長得亭亭玉立的卡蒂卡腳步輕鬆愉快地踩進了醫院的骨科部。她一見到祝福文化義務執行長蕭依釗就立即說:“Hello, Aunty Xiao 。Uncle and aunty of Best Wishes Foundation , Thank you ! ”她是一位懂得感恩的女生。

卡蒂卡先天足部畸形,醫學名詞稱作「馬蹄足」,腳掌嚴重內翻,腳掌無法著地,只能以腳背站立或行走,且腳踝異常腫大。

卡蒂卡的父母是貧窮的達雅族農民,沒受過教育,根本不知道女兒的腳疾是可以醫治的。祝福文化助學團在婆羅洲山區的「希望之山」遇見了她,那是一所由基督教公益組織所建蓋的學校。

助學團從婆羅洲回來以後,祝福文化基金會為她發起了籌款活動;於此同時,一位紐西蘭籍義工也在網上為她籌獲了近萬元的善款。有了這些錢,卡蒂卡就可以動手術了。

2019年10月 , 卡蒂卡在母親露西雅、蕭依釗、牧師何萬玉和陳惜君的陪同下,到馬大醫院會見著名的骨科專家蘇毅教授。蘇教授推薦了一種新的療法 ——「潘塞緹」馬蹄足矯正治療法(Ponseti Method )。這種療法是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最好是一歲。

「潘塞緹」療法初期以石膏矯正,5至7天重新換一次石膏,以6至8周慢慢矯正歪掉的部分,接著以手術切開阿基里斯腱,再上石膏,搭配特殊足部支架,日夜穿戴3至4個月。

2020年初,卡蒂卡拆除石膏後,雙腳已幾乎恢復正常,但接下來仍然需定時前往古晉醫院接受後續診療,以及穿上特殊的矯正鞋。

2021年,陳惜君牧師傳來影片,卡蒂卡不但已出落得亭亭玉立,且還參與了學校的歌舞演出。

這一次,由於她的母親沒注射過疫苗,不能進入馬來西亞, 便由何萬玉和陳惜君兩位牧師陪伴她過來。

蘇毅教授對卡蒂卡的治療很用心, 親自仔細檢查,還安排照X-光。X-光片顯示, 卡蒂卡的左腳恢復正常, 右腳踝的骨骼生長不平衡,需要動一個小手術,打入一枚螺絲釘去矯正。

蘇教授說,馬蹄足是越早治療越好,卡蒂卡過了8歲才治療,已經太遲了。腳能恢復至這樣算是療效很好了。她現在11歲,後續手術越快做越好,不能再拖延了,因為腳踝骨骼到了13歲就停止生長了。假如不動手術, 她依然可以行走,但隨著年紀成長可能走路時腳踝會越來越痛。

卡蒂卡和我們一樣,以為她己遠離痛苦,從此可以和正常人一樣跑跳。沒想到還要多挨一刀,她神色驟然黯淡下來。蕭依釗馬上趨前輕輕抓著她的手說:「別擔心!會好的。醫生說, 只是小手術,手術後馬上可以行走。醫療費用, 我們會幫助妳。 妳回去要說服爸爸和媽媽, 讓妳儘快接受手術。」

卡蒂卡正處生長發育階段,兩年前買的球鞋己不合穿,這次來吉隆坡穿的球鞋是向同學借的。蕭依釗帶她去鞋店, 任她選擇自己喜歡的球鞋。

畢竟是個天真爛漫的女孩,告別時,卡蒂卡又向我們展露了可愛的笑容 。願這個心地善良的女孩能健康平安的成長,過上快樂無憂的生活!

(2022年6月22日 )